介绍闪光灯的一些参数和功能。
覆盖范围
闪光灯的覆盖范围是指闪光灯的闪光束投射角度的大小 (又称射角)。 投射角度大,光线覆盖范围大,则可用广角镜头来拍摄;投射角度小时,光线覆盖范围小,若用广角镜头来拍摄时,边缘部分会因光线不足而发黑(简称遮角现象),所以只能配合焦距稍长的镜头使用。由于镜头的焦距与视角有着固定的关系,所以闪光灯的覆盖范围也用镜头焦距值来表示。如果用焦距为35mm的镜头拍摄时,所用闪光灯的覆盖范围也应当是35mm。实际使用中,闪光灯的覆盖范围应稍大于所用镜头的焦距值,以免出现遮角现象。
大多数闪光灯的闪光管是横向排列的,所以光束横向投射角度与纵向投射角度是不一样的,下面是闪光束投射角度与所对应的焦距值:
对应焦距值(mm) |
24 |
28 |
35 |
50 |
70 |
85 |
105 |
纵向投射角度(°) |
78 |
70 |
60 |
46 |
36 |
31 |
27 |
横向投射角度(°) |
60 |
53 |
45 |
34 |
26 |
23 |
20 |
大多数中低档闪光灯的覆盖范围都是固定的,多为35mm。而大多数高档闪光灯则是可调节其覆盖范围(称为灯头变焦),依靠闪光管部分的前后移动来改变覆盖范围。早期的闪光灯是采用手动来推拉变焦的,可改变的焦距值是有级的,如28mm、50mm、70mm、85mm等。
还有一些灯头固定的闪光灯,配有所谓的"广角适配器",是直接装在灯头之前,使闪光灯的覆盖范围扩大。如原覆盖范围为35mm的闪光灯,加上广角适配器之后,其覆盖范围扩大到28mm。
最早采用灯头自动变焦的是1985年推出的美能达AF4000专用闪光灯,当摄影者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值时,闪光灯灯头会随镜头焦距的变化而自动分级地改变。灯头的自动变焦又分成分级变焦和连续变焦。目前专用闪光灯的最大自动变焦范围为24~105mm或 20~85mm,当镜头焦距长于这一范围时,灯头会自动置于最长焦距处。
闪光指数
闪光指数的代号为GN(Guide Number),简称指数。闪光指数是描述闪光灯发光强度的量值,是表示闪光灯性能的一个主要的基本指标,单位为米,系指用50mm镜头,光圈置为 f/1。0时,仍能使被摄体曝光足够的最大照射距离。通常是以某种感光度的胶卷为参考量,一般是以ISO 100为基准。如某闪光灯的指数为32米,系指对于ISO 100而言的。若使用不同ISO值的胶卷时,闪光指数会随之改变。用感光度高于ISO 100 的胶卷,闪光指数增大;反之,闪光指数减少。
当采用感光度为ISO B 的胶卷,其闪光灯有效的闪光指数按下列公式来计算:
GN (B) = GN (100) * [ISO(B)/ISO(100)]1/2。
例如使用感光度为 ISO 200的胶卷和某个闪光指数为32米的闪光灯,此时B=200,而闪光灯的实际有效指数为:
GN(200) = 32 x (200/100)1/2 ≈ 45 (米)
闪光指数是用来控制曝光条件的。为了使曝光准确,闪光指数(GN)、光圈系数值(f)和聚焦距离 (L,即相机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三者之间必须满足下列关系为(指数公式):
f = GN/L
如 GN=32米,L=4米时,则光圈值应设置为f/8。在手动闪光灯曝光时,要牢记这一关系,而这一关系只适用于聚焦距离与闪光灯至被摄体之间距离相等时(即闪光灯插在相机的附件插座上)才有效。若是闪光灯离机使用,则要加以必要的修正。
对于灯头可变焦的闪光灯而言,随着覆盖范围的不同,闪光指数也要随着改变。当焦距较长时,由于照射范围较小,所以指数要相应增大。如美能达5400xi在 105mm时的闪光指数为54米,而在28mm处只有28米。现在有不少灯头可变的闪光灯用最长焦处 (即照射范围最小)值来表示其闪光指数。 在比较或购买此类闪光灯时要注意,否则会造成误会。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闪光指数的变化。
对于灯头固定的闪光灯,配广角适配器后,由于覆盖范围增大,闪光指数亦随之下降,一般降为原指数的70%,使用时要注意这一变化,否则会造成曝光不足。
闪光灯同步速度和后帘同步
现代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为 1/1000~1/50000秒之间,由于焦点平面快门的固有特点,注定了在使用闪光灯时,快门速度不能过高。否则得出的照片就会出现一半正常曝光而另一半曝光不足的现象。
对于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而言,由于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在曝光时两层快门帘幕之间的宽度不能小于24mm(横走式焦点平面快门为36mm)。即第一帘幕收缩到头,而第二帘幕正要开始展开,闪光灯才点亮,此时对应的快门速度称为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这种第一帘幕刚收缩到头就点燃闪光灯的方式称为前帘同步 (或第一帘同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X-同步方式)。 若快门速度高于闪光灯同步速度,其帘幕之间的缝隙小于24mm,必然导致被第二帘幕挡住的那一部分曝光不足。所以使用闪光灯时,其快门速度不能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闪光灯同步方式见图 5-4(a)。
为了防止摄影者在拍摄时因失误或忘记等原因,而将快门速度置成高于闪光灯同步速度,生产厂家在专用闪光灯上多设计了一只触点。当闪光灯电源接通时,该触点出现几伏的电压信号,将照相机上的快门速度自动地置成闪光灯同步速度值,从而保证不会出现一边正常一边暗的照片。
目前最高的闪光灯同步速度为 1/300秒,而最高的快门速度为1/12000秒,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闪光灯同步速度也是评价照相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愈高愈好,对填充式闪光也就愈有利。
在夜间摄影时,若环境亮度很低,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慢的照相机也可以进行所谓的"高速摄影",可以将一些高速运动的物体"凝结"在照片上。其理由是:比如用1/60秒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由于背景环境亮度低,不会在底片上留下多少痕迹,到达底片上的亮度主要由闪光灯来提供, 若所用的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为1/10000秒,实际效果等同于用1/10000秒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这么高的快门速度自然可以将一些高速运动物体的影像"凝结"在底片上,我们有不少用闪光灯拍摄的夜间照片比白天拍摄的要清晰 (假定以同样的快门速度曝光),其道理就在于此。
还有一种电子闪光灯,如奥林巴斯的F280和尼康的SB-25。奥林巴斯的F280的闪光持续时间达1/50~1/25秒,而且该闪光灯采用FP同步方式,即第一帘幕开始收缩时,闪光灯就点亮,直到第二帘幕展开到头后才关断,其工作原理图见图5-4(b)。使用这类闪光灯,闪光灯最高同步速度可达1/2000秒 (尼康的F90配用SB-25时可达1/4000秒),其奥秘在于闪光持续时间长。在这种意义下,评价一只闪光灯的好坏,应该是闪光持续时间愈长的愈好。
有些专用闪光灯不能用于慢同步拍摄方式,即一接通闪光灯电源时,无论照相机处于什么曝光方式,一律将快门速度置成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这是一种保险设计,但若要用慢快门速度和闪光灯来拍摄特殊效果的照片就无能为力了。如果确实需要的话,稍微变通一下,还是能够实现的。 办法是用一小片绝缘的薄胶带(如透明胶带) 将热靴上限制闪光灯同步速度的触点挡住(注意,不要挡住其他的触点),再将闪光灯插入热靴中。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TTL闪光灯控制方式,也能实现慢同步拍摄。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前帘同步方式外,还有后帘(第二帘)同步方式,是在第二帘幕开始展开前那一瞬间触发闪光灯的,特别适合于夜景慢速曝光摄影。设想一下,夜间在马路上拍摄行驶的汽车,采用慢速曝光,使汽车的尾灯在底片上留下一道道光线,而又要使整个汽车被闪光灯所照亮。若采用前帘同步方式来触发闪光灯,则是闪光灯先将汽车照亮,然后再由汽车尾灯灯光在底片上曝光,得出的照片是汽车身和前方有一条由尾灯(红色)所划出的光线,很不自然;而用后帘同步方式,则是汽车在前,后面拖着条红色的光线,甚为壮观,图例见图 5-5。这一方式最早出现在1986年推出的佳能T90手动聚焦单反机上。
后帘同步方式要与慢快门速度配合使用时才能生效,此时的快门速度一般要低于1/60秒。
TTL闪光灯控制
TTL(通过镜头)闪光灯控制是专用闪光灯才有的功能,也称TTL闪光灯自动控制。它不仅要求闪光灯上有这一功能,同时也要求照相机具有相应的机构,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原理同自动调光式闪光灯类似,但测光是由照相机内的专用测光元件来完成,该测光元件位于反光镜箱底部。在闪光灯曝光时,照相机内的测光元件直接测量胶片平面的反射光(OTF 方式)。当曝光足够时,照相机会通过机身上热靴的专用触点及时地发出控制指令给闪光灯的控制电路,切断电容向闪光灯管的放电回路,关断闪光,从而保证不会曝光过度。TTL闪光灯控制方式与照相机的"内测光" 方式类似,更换镜头时,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仍能测量出变化的光线,因此对闪光灯的控制较为准确。TTL 闪光灯控制的信号流图见图 5-6。
在TTL 闪光灯控制方式下,只要被摄物在闪光灯的有效范围内,操作者不用考虑闪光指数与光圈系数的关系,可以专心致志地构图拍摄,所以该方式已成为中高档照相机的标准功能。
在 TTL闪光灯控制方式下,虽然被摄画面的背景也会在胶片平面上反光,测光元件也还能反应出这些亮度。但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在闪光之前并不能自动地控制闪光输出,要等到闪光灯触发、测光元件接收到反光量之后,才能对闪光灯实施控制,所以这是一种被动式的控制方式。
由于其原理限制,TTL 闪光灯控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第三章中有关测光系统的叙述中曾提到过,测光系统是无智能的,在TTL 闪光灯控制方式中也是如此。如当背景很黑而且在闪光灯的有效范围之外,被摄主体又离照相机比较近时,因为背景根本没有反射光返回来,闪光灯有可能是释放出全部的能量,被摄主体有可能会曝光过度。这种情况在大型舞会或夜间露天集会上比较常见。相反,如果背景比较明亮而且在闪光灯有效范围之内,被摄主体与背景之间距离比较近时,由于背景返回来的光线比较多,容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足,如站在一面白色墙之前的留影拍摄,就常见这种情况。
解决办法是采用自动曝光锁定,其使用方法与不用闪光灯时的方法一样。先对准被摄主体测光(必要时走近被摄主体),然后按下自动曝光锁定按钮,此时闪光灯的闪光量亦随之锁定,再重新构图拍摄。如美能达α7000配用其专用闪光灯AF2800,就可以实现带闪光灯的自动曝光锁定。至于读者自己所用的照相机是否能用这类自动曝光锁定,请自行测试。测试方法为:将专用闪光灯接至照相机上并接通电源,先将镜头对准明亮处进行测光并锁定,然后对着一面镜子(最好是大镜面,如穿衣镜,距离要在1。5米以上),按动快门释放钮,进行闪光灯曝光,用眼睛观察其闪光亮度,由于原测光的区域较明亮,闪光灯的输出亮度应该比较小;其次再对准阴暗处(最好是全黑处)测光并锁定,又对准镜子按动快门释放钮。如果这两次闪光的亮度有差别,说明该照相机能实现带闪光灯的自动曝光锁定;反之,则不具备该功能。
目前绝大多数专用闪光灯都是插在"热靴"上的,或者通过多芯电缆离机实现 TTL闪光灯控制。美能达的 Dynax 7xi首创了离机无线TTL闪光灯控制。其原理是:与专用闪光灯3500xi同时使用(不插在热靴上),Dynax 7xi的内置闪光灯先微闪一次,通过3500xi内置的同步器触发闪光,当相机内测光元件测出闪光足够时,内置闪光灯再微闪一次,3500xi在接收到第二次闪光后,自动关断闪光。其工作原理见图 5-7。
填充式闪光灯控制
有不少人也许会认为,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才能使用闪光灯。其实不然,在阳光明媚的大晴天,照样可以使用闪光灯,而且还能拍摄出效果极佳的照片。但这时的使用方法与闪光灯的正常方式有点不同,就要采用本节中所介绍的填充式闪光。
这种控制方式也称补光式,当被摄画面的反差很强烈时 (如逆光),可以用闪光灯来填充阴暗的区域。但要保持画面的自然感,用闪光灯时就要有些限制,闪光亮度与现场光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闪光灯的输出亮度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拍出来的照片也许会很奇怪的,效果显得不自然,如在晴天树阴底下拍摄人像留影时,人脸会因闪光灯的亮度而显得苍白等。
人的眼睛对各种亮度的场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与一位背靠明亮窗户而坐的人交谈时,我们仍能分辨出他(或她)脸部的细节,根本察觉不到他(她)是处逆光位置,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具有自动逆光补偿功能,而大脑正是作出补偿计算的计算机。遗憾的是胶卷并不具备这种自动补偿功能,如果按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或类似方式的测光值进行曝光,拍摄后往往会出现剪影效果,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人脸部的细节。如果提高曝光量,则背景会因为曝光过度而全发白了。所以有不少人不敢拍摄这类场合。遇到时,通常要求被摄者更换位置。在户外时,则要求被摄者面向太阳,这对于摄影是很理想的,人脸所受到阳光的照射,能够将所有的细节准确地记录下来。但对于被摄者来说,就有些难受了。如果阳光强烈的话,眼睛就可能要眯起来,脸部表情很不自然,仿佛很痛苦似的,难以得到生动的照片。而采用填充式闪光,就能避免上述问题,被摄者可以处于逆光位置来被摄,由闪光灯所发出的亮度来"填充"画面前景的阴暗部分。
填充式闪光的原则是:在保证背景曝光正常的前提下,适当增强主体的亮度,使其细节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应按背景高亮处的测光值来设定。手动设定大致的做法如下:将快门速度置成最高同步速度,然后根据闪光灯指数和被摄体距离,按照指数公式计算出光圈值,再收小一档或两档来设置实际的光圈 (等于曝光不足一或二档)。 具体的设置要视逆光程度(即反差程度)而定,光圈收小多些,会出现逆光效果。
手动设定填充式闪光的参数是较为困难的,它像手动曝光选择曝光组合一样,要有较丰富的经验才能设置准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设置的参数会使曝光过度。
现在许多专用电子闪光灯都具有填充式闪光的控制程序,能够在曝光前根据现场光的测量值以及画面的反差情况,依据程序自动地设置闪光量与现场光的比例,能够在闪光的条件下,恰到好处地保留现场光下被摄体的自然气氛。这就是所谓的闪光灯程序自动曝光(佳能称之为A-TTL控制方式)。
填充式闪光控制与 TTL闪光控制的区别在于:填充式闪光控制方式在未闪光之前就已经根据被摄画面的现场光,确定了闪光灯的输出,所以是主动式的控制方式。由于填充式闪光控制涉及到兼顾背景的问题,所以与相机上的测光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测光方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填充式闪光控制的效果。目前由于分区式测光方式能较好地处理被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因此与之相联系的填充式闪光控制的效果也就比较理想。还有一点区别是,填充式闪光控制不一定是TTL的。
鉴于上述原因,有些相机上的名称使不少用户感到困惑不解。如尼康F4上有矩阵平衡和中央重点加权两种填充式闪光方式,实际上矩阵平衡填充式闪光控制是与矩阵式测光方式相联系,被摄画面的测光值由矩阵式测光方式而得;而中央重点加权填充式闪光控制则是与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相联系,测光值由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给出。这两种填充式闪光控制的差别只是在于测光方式的不同。其他厂家的做法也是类似的,由于现有的大多数AF单反机都具有分区式测光方式,与之相联系的填充式闪光控制的效果就与矩阵平衡填充式的相类似。所以我们不必为具体的某个名词所迷惑。
我们知道,控制曝光量的因素有快门速度、光圈和闪光量,在填充式闪光控制中也是如此。许多用户在使用闪光灯摄影时,多数是采用调节光圈来控制曝光量;而实际上也能采用调节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如对同一个光圈,快门速度慢,背景的曝光量就多些(此处假定背景在闪光范围之外),画面也就更自然。这也是填充式闪光控制与 TTL闪光控制的区别之一。读者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在阴天拍摄时,由于环境光亮度较小,需采用闪光灯拍摄。若用 TTL闪光控制方式,虽然被摄主体的曝光是准确的,但背景的曝光则严重不足,白天拍摄出夜间的效果来。
例如说尼康F4的矩阵平衡填充式闪光控制方式在程序自动曝光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方式下,其快门速度在 1/60~1/250秒之间自动调整的;而在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方式下,其光圈值则是自动调整的,调节范围要视镜头而定,最大范围为f/1。4~f16。
填充式闪光方式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在日间拍摄人像时,可以给人物加入令人着迷的"眼神光"。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光都能在人的眼球上产生反光,只有光线以某个角度进入眼球时才能产生反光。而当闪光灯插在相机的附件插座时,总是能够在眼球上产生闪光的反光,从而使被摄者显得生气勃勃,富有魅力,尤其适合于拍摄天真活泼的儿童和豆寇年华的少女。
3D五段测光元件TTL平衡填充式闪光
我们知道,在逆光式反差大的场合使用TTL 闪光灯控制,往往会使被摄主体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如果使用填充式闪光灯控制,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但在有些非常奇特的场合,如在很黑的空旷地拍摄,由于环境亮度几乎没有,填充式闪光灯控制方式也会使闪光灯将全部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被摄主体有可能还是曝光过度;还有一种情况是,摄影画面中包含有高反光物体,如镜子等,测光系统不能测出闪光照明那一瞬间的亮度,从而也还是达不到填充式闪光的目的。所以还是不能完全地解决问题。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以往所有单反机中用来实现 TTL闪光灯控制的测光元件均为单个元件,其测量胶卷平面反射光的方式有点类似于第三章所提到的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从而也就具有这两种测光方式的缺陷。
尼康于1992年8月推出的F90较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从第三章中知道,为了解决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所存在的问题,尼康首创了分区式测光(矩阵式测光)方式,有效地解决在逆光和反差大场合的测光问题。那么既然单测光元件 TTL闪光灯控制也有类似的问题,是否也能按照同样的思路来解决呢?尼康 F90上首创的3D五段测光元件TTL闪光控制系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装在F90 反光镜箱底部的测光元件是分成五段的,通过一个聚光镜阵列将从胶卷平面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分区聚光,再投影在后面的五段测光元件,因此对闪光曝光过程中的测量监视不再是按平均处理,而是按画面的几个部分进行监视。
采用了五段测光元件后,可实现3D五测光元件平衡填充式闪光控制。在这种方式下要与专用的SB-25闪光灯和D型AF镜头一起使用才能发挥作用。3D五测光元件平衡填充式闪光控制的工作流程为:
1、D型AF镜头将聚焦距离信息传递给F90;
2、SB-25 在反光镜上翻后,而快门尚未开启之前这段时间里,发出一系列较弱的闪光, 这种闪光方式称为"监视预闪";
3、五段TTL 测光元件同时测量从灰色快门帘幕反射回来的光线;
4、相机内计算机将五段 TTL测光元件所测量到的实际亮度与根据镜头来的聚焦距离数据、监视预闪的闪光指数和所用光圈等计算出来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5、计算机经过分析并决定:
i、根据反射光的相对读数决定由五段测光元件中的哪一段进行TTL闪光控制;
ii、根据所用测光方式 (无论是3D、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或点测光)来决定平衡环境光所需的闪光量;
6、快门开启,主闪闪光,闪光量由(5)所决定。
这种控制方式能保证在非常奇特的照明条件下的正确曝光问题,如画面包含有镜子、白墙等反射性很高的物体、有物体(非主体)非常靠近相机。同时还可以处理日出和日落等这类有太阳在画面中,但背景很远而且照度均匀的场合。如果用一般的TTL 闪光控制方式,很容易会使画面中的主体发白或曝光不足。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3D五段测光元件 TTL填充式闪光方式是很优越的,它相当于在机身内装入了一个闪光测光表,通过监视预闪功能可以在正式闪光之前先测量出所需的闪光量,然后再正式闪光。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好的TTL闪光灯控制方式,可惜的是要与SB-25专用闪光灯和D型AF镜头才能实现。 但只要使用尼康的AF专用闪光灯和AF镜头,其控制效果还是要比第四和第五节所提到的控制方式要精细。
频闪
一般的闪光灯在每次触发时,只闪一次之后就停止了工作。而在频闪方式下则是闪光灯在每次触发时,不是一次将所有的能量全部放出去,而是分几次连续发光,这样就在一张底片上将动体的一连串动作同时记录下来。用这种闪光方式拍摄的照片比较有新意。用频闪方式拍摄的照片图例见图5-9。这种闪光方式也称作"连续闪光"。
频闪方式只有少数高级闪光灯上才能见到,普通闪光灯是没有这一功能的。因为它的控制回路较为复杂。
频闪次数是以每秒钟闪光多少次来计算的。有些闪光灯的频闪次数是固定的,如佳能的420EZ为每秒5次;有些则是可调的,如尼康的SB-24最多为每秒 8次,而美能达的5200i闪光次数最多可达10次,但闪光频率可调,最高频率为50Hz,即最快时可在1/5内闪光10次。
在使用频闪方式摄影时,一般要用慢速快门,如 1/4秒或更慢,才能使其效果更明显。
防红眼闪光
在夜间人像摄影中,如果用插在照相机附件插座上的闪光灯进行闪光拍摄,若人眼是对着镜头看,用彩色胶卷,拍摄时得出的照片上的人像的两只眼睛有时是发红的(在黑白照片上则是发白),看起来很不自然,尤如魔鬼似的。这就是所谓的"红眼现象"。如果用内置闪光灯的袖珍相机(即傻瓜机)在较近距离内用闪光灯拍摄人像,出现红眼的次数要更多。
红眼现象是由闪光灯的闪光光线通过眼睛瞳孔照亮了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的血管而引起的。由于血管是红色的,所以在彩色底片上就真实地记录下来。眼睛瞳孔就象镜头的光圈一样,可以张大收缩。当环境亮度低时,瞳孔就开大,亮度愈低,开度就愈大;反之,瞳孔收缩。若在日间用闪光灯作补光拍摄的话,在照片上是看不出红眼的,只有瞳孔开得比较大时,红眼现象才明显地表露出来。由于动物的视网膜血管不一定是红色的,所以拍摄动物时就不一定会出现红眼了,比如说拍摄猫,就会出现绿眼。给白种人拍摄时,出现红眼的概率要高于我们黄种人。
解决红眼现象的办法有两个:改变闪光角度和改变闪光方式。
1、改变闪光角度。让闪光灯以一定的角度来发光,而不是直对着眼睛闪光,使从眼睛反射回来的光线不进入镜头内,就象面对一块玻璃进行闪光拍摄一样,如果是正面闪光,在照片上必然会出现闪光灯的反射光斑;若以一定的角度闪光时,上述现象就不会出现了。由于袖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短,每次闪光拍摄时几乎都是正面闪光,所以出现"红眼"的概率要高得多。而在单反机中,由于将闪光灯插在附件插座上,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相对来说要远些,所以出现"红眼"的概率要低些,但还不能保证不会出现。如果闪光灯头是可以向上摇摆的,将闪光灯摆动成某个角度,如利用天花板的反射等,但这种方法对于灯头固定的闪光灯是无能为力的。最彻底的办法是闪光灯离机工作,即用一根闪光灯连线将闪光灯引离开照相机进行拍摄。这样不仅能消除红眼现象,而且能使所拍摄的画面更生动、人像更有立体感。
还有些照相机是在设计上加以改进,如采用上弹式设计,内置闪光灯不是固定的。平时不用时,闪光灯是收缩的;需要时上弹到位,使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拉开。如企能的GENESIS Ⅲ的内置闪光灯上弹出来后,与镜头的平行距离达83mm,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出现"红眼"的概率。
2、改变闪光方式。对于内置闪光灯的照相机,不可能将闪光灯摆动一个角度或离机工作,所以制造厂家在闪光灯的工作方式上加以解决。解决的办法之一是闪光灯预闪方式,即在正式闪光拍摄之前(即快门开启之前),闪光灯先以较弱的闪光量预闪一次或数次,暂时提高环境亮度,使被摄者的眼睛瞳孔因受光而暂时收缩,然后再正式闪光拍摄,这种方式能大大地减少"红眼"出现的次数。如尼康的双焦距袖珍相机TW20是在正式拍摄前0。75秒预闪一次,然后才正式闪光。但在使用这种方式拍摄前,要预先告诉被摄者,否则他(她)会以为第一次预闪是正式拍摄,一闪完就离开原位置,等到第二次正式闪光拍摄时,被摄者可能会离开或脸部表情发生变化,导致拍摄失败。
为了解决预闪方式中被摄者会提前走动的问题,相机生产厂家又发明了一种方式,在内置闪光灯处附加了一支小灯,当调至防红眼闪光方式、半按下快门时,若现场光很弱,这支小灯会自动照明,以刺激被摄者的眼睛瞳孔收缩,达到防红眼的目的。在佳能的AF变焦袖珍相机ZOOM 105和EOS 1000FN单反机等装备有这种防红眼方式。
自动聚焦辅助照明器
简称AF照明器。这是AF单反机的专用闪光灯所特有的机构。由于被动型AF系统在低照度的情况下,因测距组件的局限性,其AF系统失灵。接上专用闪光灯后,依靠AF照明器发出的红光可以使AF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实现了"在全黑的环境下准确地自动聚焦",这是手动聚焦单反机所不能做到的。
由于测距组件中的感光元件对红色特别敏感,所以AF照明器所发出的光都是红色的,其波长约为700纳米(nm)左右(注意,这是可见光而不是红外线光,红外线是不可见的。有不少书籍和文章称这是红外线,主要来源于香港的一些摄影杂志,以讹传讹!)。AF照明器一般装在闪光灯灯头的下方,目前有不少AF单反机在机身上内置了AF照明器。AF照明器的结构由一只带有图案的发光灯和一块红色有机玻璃组成。AF单反机专用闪光灯的热靴又多了一只触点。接上照相机并接通电源后,在自动聚焦时,如果环境光的照度低于AF检测装置的允许值时,照相机将通过触点发出信号给闪光灯,闪光灯上的AF照明器就会发出一束带有图案的红光,投射到被摄体上。
我们知道:AF系统在无反差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工作的,所以AF照明器发出的红光是有图案的,人为地形成反差,提高自动聚焦的灵敏度。
早期的AF单反机由于只有一组测距组件,而且是水平方向排列,所以只能检测纵向的画面,其专用闪光灯上AF照明器所给出的图案如图5-14的中央圆形部分。后来的AF单反机采用了多组测距组件,即可检测纵向也可以检测横向的画面,所以相应的AF照明器的图案如图5-14所示。
有些闪光灯还能配合AF照明器来测距,即能够测量出被摄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在闪光灯自动闪光(非TTL)方式下,可作为自动设定光圈的依据。具有这种功能的闪光灯有佳能的420EZ和300E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