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话说美能达公司


   作者:Xitek

 发表时间:1999年4月


 

Minolta公司是第一家生产出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的公司。自1985年生产出α7000后,其光辉和荣耀达到其顶峰。当时它的广告词是:未来的相机都是这样的。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这一预言得到了证实。

Minolta公司单反机的开发思路还算清晰,以几年一代的步伐有步骤地发展:

第一代α系列(1985)

α5000、α7000和α9000

第二代i系列(1988)

Dynax 3000i、Dynax 5000i、Dynax 7000i和Dynax 8000i

第三代xi系列(1991)

Dynax 2xi、Dynax Spxi、Dynax 3xi、Dynax 5xi、
Dynax 7xi和Dynax 9xi

第四代si系列(1995)

Dynax 300si、Dynax 400si、Dynax 500si、
Dynax 500si Super、Dynax 505si 、Dynax 600si Clasics、
Dynax 700si和Dynax 800si

第五代?(1998)

Dynax 9

Minolta AF单反机的命名有点意思,在日本冠以α,在美洲冠以MAXUUM,在其他地区冠以Dynax(第一代除外)。α在希腊字母中排列在第一,也代表启明星;MAXUUM在美国表示很好;DYNAX代表动力王朝;在数字中也特别喜爱数字7,这是Minolta的Lucky Number。谁说不是呢?从α7000开始,只要有“7”打头的,哪台没有得到过“欧洲相机”大奖?何况在此之前,还有X-700得过第一届“欧洲相机”大奖呢。所以这个数字可是万万不能少的,除只有一个数字的,其他能沾多少就沾多少。

第一代的特点是AF速度低,外形设计以按钮和拨杆为主。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特点。若一定要说点啥的话,也就是它们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用的AF。曾有人对Minolta的α7000不以为然,认为α7000上所有的功能都已散见在各种SLR上,α7000并没有首创性。其实α7000的首创性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机身一体化”AF SLR,它将各种功能Assemble在一起,而且机身的体积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α7000最得意之处无非是向世界表明AF单反机是可以这样做的。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代,它们的不足和陈旧是明显的:外形僵硬规矩、没有流线型、AF速度低。它的三个机种得到了很好地分类:5000面向家用和初哥、7000面向业余中档、9000面向高级业余。

有个插曲。光看7000,特别是在广告页,7000的外形还是不错的,但若配上用5号电池的电池包,就显得臃肿和不和谐了,它的原配是7号电池包。为啥?Minolta在研制7000初期,根据美国最大的电池厂家DURACELL的预测,未来在小家电上,7号电池将逐渐代替5号电池占主导地位,于是7000就以7号电池为主。哪想到,7000一面市,用7号电池就受到了批评,于是就匆忙设计了5号电池包供选购,所以加上这玩意就特难看。

第一代的毛病不少,我们就不提它们了,免得浪费口水,但有几个特点要指出来,这是Minolta后来几代AF单反机中以难以保留的:

(1)AF/MF切换拨杆是机械式的;

(2)在B门时,机顶LCD显示面板有计时显示;

(3)采用ISO标准的闪光灯热靴插座;

(4)9000型独特的电子式景深预视方式。在任何曝光方式下都管用,分三段行程:第一段到达预置光圈处并自锁;第二段是最小光圈,用以比较;再按到底回到全开光圈。这是我所见到过最好的景深预视方式。

第二代的代表机种是7000i,最高为8000i,而这两者相差不大,其余的差不多就是可换镜头的PS相机了。其代表技术为焦点预测式AF系统,这对后来的相机制造技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也从第一代的单点AF向多点AF转变(从严格意义上讲,虽然7000i有三个AF点,检测元件排列为H字母形,但只能选中间一点或三点全选,真正意义的多点AF系统是从Canon EOS 10开始的)。

7000i的出现使Minolta的AF机制造技术有了进步,机身是赏心悦目的流线型设计,AF速度大幅度得以提高。但也带来了几个明显的不足。

7000i第一个失误是将AF/MF切换拨杆改成了触点切换式,每次开机都自动进入AF方式,一关机就自动将镜头焦点调到无限远(此时镜身长度最小)。这是一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方式了,用在PS相机上是不错的,但用在SLR上,就俗得不能再俗了。

第二个失误是尽管7000i上首次出现了单次AF/连续AF(S AF/C AF)的自动切换(A AF),但并没有将C AF方式单列出来,所以只有S AF和A AF,这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不方便的。

第三个失误(也就是最大的失误)是将ISO标准热靴插座改成Minolta的专用插座,当初Minolta得解释是:这样能充分发挥i系列闪光灯的作用和增强其易用性及强度。

后一个理由还说得过去,从使用来看,它比ISO标准插座更容易安装,一插进去就行了,按住闪光灯上的释放按钮往外一拔就出来。光是用塑料做的插座的确比原来的要显得结实,机身装AF80-200/2.8APO G镜头,机顶装AF5400HS闪光灯,可以手握闪光灯将整套相机提起,而不会损坏闪光灯插脚。

前一个理由就是胡说八道了,不管是ISO还是非ISO,不就是靠触点来与闪光灯通信吗?触点怎样摆设都成,蒙谁呢!用ISO的也能做到同样的功能!

这一改,原有的AF2800和AF4000的灯就不能用了。想用?买个FS-1200转换器不就成了,但那可又要花钱了!(从可转换来看,又从一个侧面反驳了Minolta上述的后一点理由。就此可以肯定,它根本不是为了技术的先进性,二是为了MONEY!)这种做法对不配置成系统的用户而言无关紧要,但对于用设备成了习惯的人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当初从MD卡口改成不兼容的AF卡口,为迁就AF,就忍你一把!现在又来,连闪光灯插座也改!这算啥回事嘛?所以用系统机的人就投奔Nikon和Canon去了。不配成系统的,只用一身一头的就凑合用Minolta吧,这类人大多都不属于发烧友。

第四个失误是其创作卡。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它的出现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启发了后来相机的设计思路。比如说,用户自选功能是从创作卡开始的,固定的人像、风景、近摄、动体等拍摄模式,也是从上面来的。但从长远来看,它是失败的。将相机作为计算机硬件,创作卡为软件,不同的软件可在相同的硬件下工作,首先提出这想法的人真TMD聪明!但(人们就怕这“但”字)Minolta的创作卡的“软件”设计得太简单和太单一了,加上其价格不菲,人们的赘言就多了,再高明的玩意卖不出去就不是好玩意!人们就是不愿意买那玩意!一直到了si,创作卡才寿终正寝。如果当初那小小的玩意卖得便宜些(比如30元人民币左右),情形可能就不同了。

后来Canon在EOS 10上加以改进,用一支扫描笔对着一本条码本来扫描,就可修改机内设置。倒是比Minolta的设计进了一步,但设计的基本想法是一样的,结果是市场反应平平,昙花一现。

在7000i之后,Minolta FANS翘首等待9000i的出现,它却出来个不尴不尬的8000i,达到1/8000秒,同步速度达1/200秒,外形与7000i基本一样,用料比7000i强,机壳外用了UV涂层,加强了耐磨性。从Minolta的命名习惯来看,凡高于7(不含7)的机种都是接近专业机种,但8000i在功能上只比7000i多了双重曝光和PC插孔,却少了9000的电子式景深预视,也就是将第一代的4个优点全部抛弃,而且抛弃得如此彻底!这就为其后的失落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第三代以7xi为主,代表技术是多维(Multi-dimensional)焦点预测AF,有不少文章称为“多导向”焦点预测,大多是从港版文章和评论抄来的,不知所云。港台一带的科技英文翻译有许多地方是“臭青”的,就象只会说广东话的香港艺人学说普通话似的。

7xi有许多创新,首次采用了被时间证明极为可靠的14区蜂巢式测光、改进的AF系统、眼启动方式和离机无线TTL闪光控制等。

7xi的推出,Minolta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点AF系统,而且是4个可任意选择的AF点。但这4个点却没有一个是十字交叉型的,其排列就像是字母H上加一横杠。在宽区时,AF的灵敏度不错,又快又准。但对于精细的中央对焦时,由于中央检测器为水平排列,对水平线就难以对焦了。7xi的不足还有不设景深预视和双重曝光方式,其他的就基本同8000i一样了,8000i的缺点他都有。外形当然也改进了,采用了极夸张的流线型设计。

9xi的定位相当于同时推出的Nikon F90/F90X和Canon EOS 5。它首次装备了1/12000秒快门和1/300秒同步速度。9xi的总体设计没有太大的缺陷,作为Minolta的用户,能有9xi作为主力机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它有下列几个令人讨厌的地方:

(1)BP-9电池盒没有设计垂直快门释放按钮,只能用5号电池,仅此而已。Minolta的设计师在当初设计9xi时,就没有留出机底触点。看来BP-9是后来才补充设计的,当初就没想到用它!

(2)9xi设有多重曝光,也能使用多重曝光卡。若光看介绍材料和规格指标,你会认为多重曝光卡是多余的。待9xi上手后就发现:You are totally wrong! 9xi有一个快捷按钮,将它设定成多重曝光方式时,要按住该按钮才能多重曝光。试想一下:多重曝光讲究的是画面布局,对每次曝光的主体的位置要求较准确,从而要求机身较稳定。若每次多重曝光都要按住机身的某个按钮,就难以保证机身不动了。就算用快门线你也得按住!那多别扭啊!所以9xi得用家还得乖乖地买一块多重曝光卡吧!

(3)9xi的电子景深预视,其响声如同按快门一样,而且是瞬回式的,与9000的相比就差多了。但有个好处:对某个想要你拍、而你又不想拍的对象,为了不伤情面和不浪费自己的胶卷,你大可装模作样对焦构图折腾一番,然后按下景深预视按钮,“咔嚓”一声,对方肯定能听到,表明你已按下快门了。至于过后如何向人家解释,就不用我教了吧?

第四代的代表技术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简约”(Simplicity)的设计思想,何为“简约”?就是在不增加操作难度的前提下,将一大堆能想得到的功能装入相机内。

第四代的机种是最多的,其代表机型是700si、600si和800si。它们的优点是加入了久违的C AF方式,不再依赖于创作卡,功能多多。这一代机器,除专业机外,无论从结构价格性能操作方便性等,都足以与Canon和Nikon的对应机型一争高低。如800si对F90X,600si对F70和EOS 50E,700si对EOS 5,505si/500si Super对EOS 500N或F60。

特别要指出的是,600si的后缀有Classic,表明了一种复古的心态。众人对按钮式现代操作方式感到有点腻味时,适时推出传统的转盘式相机,以调节一下胃口,也表明相机世界还是异彩纷呈的。其后出现了Canon EOS 50系列,Pentax的MZ系列,证明了人们对这种复古趋势是持欢迎态度的,也是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又一明证。

尽管si系列的市场反应不俗,但我觉得,这个系列的主设计师的头脑有点“秀斗”,也就是short!WHY?听我道来。

第一是景深预视方式。前三代都是在9字头的机器才有景深预视,Minolta受到了用户的大量批评。于是乎,从600si以上就有了景深预视,该满足了吧?以前我用的景深预视是按下预视按钮时,眼前一“暗”,松开又亮回来;而这si的景深预视是:按下预视按钮时,眼前一“暗”,松开后,眼前一“黑”,才亮回来。这是啥回事?原来,景深预视不仅控制镜头光圈开放和收缩,还控制机身的取景反光板,景深预视结束后,反光板要莫名其妙地上翻一次。我的天啊!这是我见过的最响、最臭的。。。景深预视方式!

开始刚用700si时,以为是设计不周;没想到后来的600si和800si还是如此!以前的9xi可不是这样的!其实在机构动作的时序上稍加改动就成了,何况还是电脑控制的,改几个语句也不难啊!这设计师的大脑难道不是short了吗?

第二是电池手柄VC-600和VC-700。这两个手柄是我目前所见到过最好的设计之一,功能同机身一样,可以用2CR5锂电池和5号电池。但若同时要600si和700si或800si时,又想买手柄,就好玩了。(我有一个朋友用600si和700si,另一个用600si和800si,都喜欢用手柄,都买了。)VC-600和VC-700的外形极为相似,连安装的螺钉位置都一样,控制按钮和功能也完全一样,600si和700si的底座形状也相似,触点也是两排,位置也一样。将VC-600放入700si也行,反过来将VC-700放入600si也成,可就是不能固定!600si和700si的三角架接孔的位置就差那么一丁点(约1mm)!就让你放不进去!真让Minolta给气疯了!VC-700在前,600si在后,如果600si迁就VC-700,那多好啊!但没有这些“如果”,Minolta就不是Minolta了。还好,它没有出VC-800,800si上是用VC-700的。

第三是600si,不管你是否装胶卷,一盖后背,立马过片;空机时,一换电池,也立马过片。Bloody Shit!我还没见过有哪台相机是这样的!

因此在我看来,SI不是代表Simplicity,倒是有点Stupid Idea或Silly Idiot的含义。幸好Minolta没有再出900si,否则又多个Idiot!

目前只有9的出现,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是否就表明是第五代的到来。因为前四代的第一架都是以7xxx来打头的,然后向上向下扩展。而仔细看看Dynax 9,就会发现他除了采用不锈钢等金属制造外,基本没有采用啥新技术,可以说是9xi+800si+金属的合成体。如果说它是新一代的,那从Minolta的命名习惯,往下的就是7、5、3等,7作为中档机,肯定不能再用不锈钢做机身了,这一来,不就跟800si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要多此一举?因此很有可能这不是一个系列,而是只有9自己玩。

9是Minolta第一架真正的AF专业机,100%取景范围、三点AF(中间一点为十字交叉型)、闪光灯后帘同步和其他许多功能。这机器没玩过,估计目前在国内拥有它的人不超过十个。光从材料介绍来看,9至少有下列几点不足:

(1)、1+1的3点AF系统赶不上潮流,不合现在AF点越来越多的趋势。

(2)、内置闪光灯,有点不伦不类,在专业机上采用内置闪光灯,还是大姑娘当媳妇——头一回。它对充分发挥Minolta的无线TTL闪光控制是很有用的,但我对闪光灯的可靠性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

(3)、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光板锁定。

其他的就不好再说了。

关于Minolta的镜头,是最有争议的。有不少人对它的成像质量嗤之以鼻,用的最多的词是:肉和臭。这我们可以不管,首先可以肯定一点,Minolta的AF镜头也有不少好头,尤其是G系列的。也有不少人认为它的镜头品种不够多,但除了没有14超广角、PC、400/2.8和1200/5.6等很少有人问津的AF镜头外,其他可都有。它还生产过一些其他厂家所没有的镜头,如AF 1X-3X/1.7-2.8微距变焦镜头和AF500/8反射头。

只要花得起银两,也能配得起“专业”级素质镜头的。比如,喜欢用变焦头的,AF17-35/3.5G,AF28-70/2.8G,AF80-200/2.8APO G,再加一支AF100/2.8Macro,就可以纵横天下了。若玩定焦:从20起步到600,啥都有!有一点可以肯定:用过上述镜头的人不多,买过上述镜头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有不少镜头的价格就比Canon和Nikon对应的要贵些。在AF时代,对Minolta镜头的批评,有不少属长久以来养成的偏见和不实之词。

但是否就可以说Minolta的镜头都是很优秀的呢?此话大大的不对!中肯的说,有一部分是可以与Nikon和Canon的并列,但菜头也不少,特别是非G系列,如28-80,35-70和75-300之类的家用型,就要差些。但是这类镜头中,又有几支是优秀的呢?

其他的不多说了,单说Minolta的“镜王”之一:AF80-200/2.8APO G。它的前身是AF80-200/2.8APO,是1986年出的,镜身是黑色的,而G头则是白色的。这支G头的光学素质在同类产品是出类拔萃的,但令人惊讶的是白头和黑头的光学结构是一样的。拥有这支头可以使虚荣心得以大大地满足。但拥有这支头又使人大为不快:它的镜头前端是旋转的。如果说原来黑头的设计就是如此,既然不改光学结构,机械结构就不好改了,不能改成内调焦。那么学学Tokina的AF80-200/2.8AT-X也可以啊!在外面多加一圈,将转动部分包在里面,成为“准内调焦”也行啊!

还有xi系列镜头,随7xi推出,也是Minolta的一着臭招。它们是电动变焦,想法不错。但变焦环非常难用,向两边只能转动5度。与Pentax FA系列变焦镜头的设计差老远了。所以后来不声不响地停产了。

Minolta在专业机上一直作为不大,虽然以9字起头的都可以被认为是专业机,但与Nikon的F4、F5、Canon的EOS-1、EOS-1N/RS相比,Minolta的9000和9xi就相差太远了,只有9才有与之抗争的资格。不是Minolta不想,而是不行!历史给人留下的痕迹太深太深了!引用毛主席的话: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除了专业机外,Minolta在其他机种不甘示弱,足与Canon和Nikon相抗衡。从操作性能来看,Minolta有它的特点和一贯性。从新技术的采用来看也是很多的,如首先实现机身一体化AF(7000)、宽区AF(7000i)、一维(7000i)和多维(7xi)焦点预测AF、电子景深预视(9000)、跟随焦点变化的六分区测光系统(7000i)、随拍摄距离和焦点而变的蜂巢式测光系统(7xi)、创作软件卡系统(7000i)、眼启动AF(7xi)、无线离机TTL闪光控制(7xi)、1/12000秒快门速度(9xi)等。

Minolta的每一代机种都会引入某种新技术或新设计,但又或多或少地放弃了前一代的优点。在当时,这种抛弃前任优点的做法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Minolta AF SLR的发展历史时,我们就会发现Minolta公司最大的失误是:多变!

MD卡口变AF卡口、ISO插座变非ISO插座、APS SLR卡口不能用135 AF镜头、。。。。。。、不知以后还有什么要变的?

这一切一切都注定了Minolta不能与Nikon、Canon,甚至Pentax 一争高低。如果用拟人化来比喻日本鬼子的几大公司:

Nikon:

阅历无数、老奸巨滑、面带威严、遇事不惊的老人

Canon:

经验丰富、体格粗悍、武艺高超、略带土匪性格的中年人

Pentax:

看淡世俗、只顾耕耘、朴实憨厚、深藏不露的农民;一个异数

Minolta:

思维敏捷、敢想敢干、情绪波动、不顾后果的年青人

对信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中庸之道的国人来说,选择Nikon和Canon是必然的。任凭Minolta上窜下跳,始终不能染指和涉足Nikon和Canon把持的专业机市场,这也就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认为Minolta属于“二流”厂家的原因所在,因此推论出Minolta所有的产品都属于“二流”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有不少人向我咨询买什么相机(SLR或PS),尽管我知道其中的一些绝无可能成为发烧友,但我从不向他们推荐“二流”的Minolta;尽管我知道其中的一些财力有限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力改善也绝无可能买F5、EOS1N、F100、EOS3的,我也从不向他们推荐“二流”的Minolta。为啥?我怕日后被人拿着砖头和菜刀追杀:为什么当初不给我介绍“一流”的产品?居心何在?!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敢打赌有不少人认为前三名排名是:Canon、Nikon、Minolta。错!扣一分!排名是:Canon、Minolta、Nikon。

我是这样看,买Minolta比较实惠。用Nikon相机,一定要买Nikon原厂头,一是品牌匹配,二是NIKKOR口碑很好;买Canon EOS,也一定要配原厂EF头,图的就是它快速的镜头驱动AF系统。所以这俩家的用户,就或多或少地被软禁在这两艘囚船了,最好不要起脱身的念头,想逃都难。而Minolta的用户就自由多了,可以无所顾忌地挑选镜头,一是Minolta本身是机身驱动,二是品牌不那么威猛,不管你买多少G头,人家一看就认为你是业余的。除了本牌镜头外,Sigma、Tokina、Tamron等副厂都有一些相当不俗的东东,啥好选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inolta拥有最大的镜头群!有钱的人买G头,绝对错不了;没钱的,随便从副厂中挑就是了。我现在罗列一个以副厂为主的专业级配置:

机身:

9xi或800si(主机);700si、600si、8000i或9000(副机)

镜头:

Tokina AF17/3.5 AT-X

Tokina AF20-35/2.8 AT-X

Tokina AF28-70/2.6-2.8 AT-X

Tokina AF80-200/2.8 AT-X

Sigma AF300/4 Macro

Minolta AF100/2.8 Macro或TAMRON AF90/2.8 SP Macro

镜头全配上HOYA的HMC UV或1A

附件:

Kenko AF 2X增倍镜(一定要MC7的,MC4的不行)

RS-1000快门线

闪光灯:

Minolta AF5400xi HS和AF3500xi(用于离机TTL闪光用)

怎么样?不缺啥了吧?有了这套家伙,体力可要好些,否则无福消受,到外边亮相是不会太丢人的。成像嘛?Very Good是肯定的,在它上面就是Excellent了。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