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P系列:是宾德80年代后期推出的最后一代手动对焦相机。此时,135相机竞争的主战场,已经向自动对焦上转移。走在潮头的美能达,早已经停止了手动对焦相机的开发,其他几家主要厂商,虽然陆续仍有新机型推出,但已明显具有过度或试探性质,少有精彩之作。产生于这样背景下的P系列,也都是面向普及的设计,并且,从性能到外观,都是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虽然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地方,但也同样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为了简化机构和降低售价,P系列还取消了宾德惯用的过片提示标记。也许因为P系列缺乏特色,又少了经典手动机的“金属味”,所以在二手市场上不大受青睐,价格也不高。其实,P系列虽然全部采用塑料外壳,但其内部机身,依然还是金属材料。
P50是该系列里较高级的机型,其虽不能和Super-A相比,但比Program-A还是略高一筹。P50继续沿用了从ME-Super上继承而来的快门调节按键,只不过这次把原来的纵向排列,改为横向,并配合以大型外部液晶显示屏,使得设置和调节更加方便快捷。在曝光方式上,P50还分别以运动和景深两种程序,替代通常的标准程序。顾名思义,前者倾向于提高快门速度,以保证动态被摄体的清晰;后者倾向于缩小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这在实际中原本就是一对矛盾,将其分成两个程序,显然更为合理,也更有针对性。P50不但有了测光记忆,而且曝光补偿也由过去的正负2档,扩大为3档,并可以半档调节,对精确控制曝光更为方便。P50上另一个令人欣赏的独特优点,是分布于调焦屏裂像周围的微棱区域,远比其他相机宽大,这明显拓宽了调焦屏的适用范围,使其在微距、人像等摄影领域,以及在使用广角或小光圈镜头时,具有独到的优势。
P30是该系列最先推出的机型。它采用了传统的快门转盘。该转盘不但较大,字体清晰,易于观察,而且松紧适度,档位明显,在眼睛不离开取景器的情况下,仅用食指即可拨动,十分方便合手。从P30起的全部P系列,都只设置了胶卷感光度自动识别触点,而取消了感光度手动调节功能。也许宾德考虑到,使用者将因此不能再利用调节感光度来实现曝光补偿,所以,在从P系列起,终于都有了测光记忆功能。
P30N\T均是P30的升级版本。其中,P30N与P30外型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在功能上比P30多了光圈优先。在增加了这项常用功能后,P30N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可靠耐用,而且价格低廉的出色机型,因此很受欢迎。而与之差距不大的P50,地位显然受到了威胁。宾德在权衡利害后,果断地将P50停产,为新机型让路,从而使P30N和后来P30T畅销了很多年。P30T造型和功能与P30N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把调焦屏上的水平裂像改为45度角倾斜裂像,并将机身外壳涂饰为时髦的金属灰色。遗憾的是,这层涂饰在使用几年后,个别部位难免会被摩擦掉,露出下面的黑色,反而使机器显得班驳陆离,很是难看。
P系列各机型主要功能及生产年代,详见下表。
Pentax P50 |
Pentax P30 |
Pentax P30N |
Pentax P30T |
P系列主要性能对比表
|
P50 |
P30 |
P30N/P30T |
曝光模式 |
P(双程序)、AV、M |
P、M |
P、AV、M |
快门类型 |
电子,叶片纵走 |
同左 |
同左 |
快门范围 |
1/1000-1,B |
同左 |
同左 |
闪光同步 |
1/100及以下 |
同左 |
同左 |
测光方式 |
GPD,TTL中央重点平均 |
同左 |
同左 |
测光范围 |
EV1-18 |
同左 |
同左 |
感光度设定 |
自动设定ISO25-1600 |
同左 |
同左 |
曝光补偿 |
正负3档,1/2档调节 |
无 |
无 |
测光记忆 |
有 |
有 |
有 |
快门锁 |
有 |
有 |
有 |
景深预测 |
有 |
有 |
有 |
自拍 |
电子12秒 |
同左 |
同左 |
其他 |
可外接卷片器 |
|
|
电池 |
LR44/SR44两节 |
同左 |
同左 |
重量 |
525克 |
510克 |
495克 |
生产时间 |
1986-1989 |
1985-1987 |
1988-1990/1990-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