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2006 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


   作者:小新

 发表时间:2006.8.9


  由高至文化传播机构旗下的《摄影之友》杂志社、摄影人网(www·fotomen·cn)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于2006年7月24至27日,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举办。论坛的主题为“风景的观看与视觉可能”。

  此次论坛邀请了7位中国的著名风光摄影家(王建军、赵大督、张吃、辜东方、张利君、李景章、齐凤臣)和两位以风景为主要影像题材的艺术家(洪磊、李天元),以及一位拍摄三峡风景的独立制片人李一凡,到场展示他们精彩独特的影像作品,并阐述其创作理念。同时,邀请到了中国9位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学者:陈丹青(画家,当代文化批评)、李小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批评)、岛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批评)、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批评)、余虹(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艺术理论研究)、郭力昕(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视觉文化批评)、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艺术比较与当代摄影研究)、孙京涛(大众日报图片总监,摄影研究)、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当代摄影研究)到场,通过自由平等的互动交流和共同研讨,对上述议题进行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梳理。

  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来讨论,一是因为中国以风光为题材的影像采集有其特别的传承脉络和发展轨迹,且已成为中国摄影当下涉入人群最多、图像产量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图像形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风光影像,与人像摄影一起构成了被官方确认的“艺术摄影”的主要内容。文革时期,风光摄影因不能直接反映动荡火热的政治现实生活受到抑制。70年代后期,风光摄影再次成为部分摄影家崇尚个性化表达、抵制摄影的政治宣传功能的重要方式。80年代中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纪实摄影渐成主流。90年代后,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国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兴起,风光摄影再次成为大众普遍采取的图像方式,它在公众日常生活当中的影响力再次引起广泛重视。

  另一个原因,是这类影像的营造在中国摄影界内部已经产生了现实的焦虑。纪实摄影兴起后,风光类影像渐趋式微。近年来,诸多艺术家、独立制片人开始尝试以更为宽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观看方式,以风景为题材,以摄影为媒介,营造出许多形态多样的影像作品。这些以风景为基本视觉样式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风光摄影的新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势下,中国摄影界内部引发了一系列的学术争议:风光摄影与摄影艺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官方摄影协会通过各种管理体系极力推崇和倡导风光摄影?风光摄影与中国的政治现实构成什么样的微妙关系?存不存在一个风光摄影的“政治经济学”等等,等等。

  正是基于这些质疑和问题,高至文化传播机构发起此次学术讨论。这也是中国摄影界第一次邀请如此众多的当代艺术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学者,以论坛的形式,集中对以风光为题材的影像进行严肃的学术梳理。意图在于引入中国当代最有建设性和影响力的高端学术资源,将这一影像形态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去观看和阐释,展现以风光为题材的影像实践的更多可能性,以推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实践和长足拓展。

  高至文化传播机构此后将陆续举办这样的高端专题研讨会,并通过创办国内第一本专注于图像文化批评的杂志《光线》,整合国内外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影像资源,将中国的各种影像实践和话题纳入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及学术研究的视野当中来,推动中国的影像实践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