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我与无忌的故事


   作者:彼得潘

 发表时间:2004-04-15


我与无忌的故事
——摄影发烧两年小结 

2001年,有一本书(王小慧写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和一部电影(苏菲-玛索主演的《忠贞》,港译《情欲写真》),直接促成我想玩玩拍照的爱好,再加上在这之前,作为一个“驴友”,也渐渐开始不满足于用一台“美人打”的“咔博士”拍一些到此一游的照片。于是,就象所有尚未入门的菜鸟一样,要买一台显得专业的单反,才不“傻瓜”。那时候,其实还搞不懂什么是SLR、什么是RF、什么是P&S、什么是120等等,反正是要那个头上突出、镜头长长的东东。接下来是买哪个品牌,那时候真是菜,不知道世上有CMNP、更勿论ZEISS、LEICA了。只知道照相机最好的是NIKON、CANON两牌子,而CANON老在电视上看到大眼睛MM(酒井法子)做的“大眼睛”(佳能“露娜”)的广告,便以为CANON的相机也不过是适合小女生的时尚玩意。而同时,我有个“驴友”,平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带着是一台NIKON的FM10,我一直非常喜欢听那台东西的快门声。

好了,那就“败”(Buy)NIKON的吧。收集了一些广告宣传手册,做了一些现在看来很不专业的调查,把目光锁定在F80上,理由嘛,就是性价比最高。镜头呢,基于同样理由,选的是AF 28-105/3.5-4.5,焦距合适:从风光的28广角到人像的105中长焦、还有极强的微距、成像据说很有尼康味(那时天知道什么是什么味)。同时,买了本《柯达35毫米摄影手册》开始学习一些摄影基本常识,知道了一些附件对于摄影也很重要的道理。2002年春节前,拿了年终奖,就把F80(自以为比较好学,多花近千元要了个带“s”的那种)和28-105买下了,另外,还扛了一个曼富图190NAT加141NAT的三脚架和云台以及一块保谷的偏振镜和一个吉尼福的包包回家。这下觉得该有的都有了,便一个人利用春节长假跑到广西去了,从程阳风雨桥到龙脊梯田再到阳朔,照片倒没一开始以为的那样拍的很多(主要时间都花在与当地人民勾兑和FB上了),两个星期一共才浪费掉八卷柯达富士负片,回来冲出来一看,构图啦、色彩啦还真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如此尝到了甜头,就越发喜欢上了摄影。

就在这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色影无忌”,好了,这把完了,大家可以猜到,我开始陷进了“泥坑”,开始慢慢中某些人的毒了,开始追某些人的文字读,比如:沉稳老辣的“135F2DC”、风流倜傥的“小蔡”、放荡不羁的“化名”、不争世事的“Macrobug”等等,同时也拿着“背心”、“舟浩”等的人文照片;“暗淡里的光辉”、“听蓝”等的风光照片来陶冶一把自己的审美情操。另外,时刻打探着“C版”、“3弟”又在说些什么(这两位简直是尼康的急先锋)。而西老、急兔两位,在来无忌前就买过他们书来看过(不过是到后来才把“薛XX”、“赵X”与“Xitek”、“G2”对上号)。

好了,不在这里挂一漏万地报名字了,继续说自己的事。大约过了半年,这段时间无忌上有一贴很红,那就是“化名”的《尼泊尔游记》。我也有点磨拳搽掌地想到尼泊尔去FBFB了。尼泊尔可是个出片的好地方,加上自己也开始发烧了,所以出发前想扩充一下自己的装备。也是有福气,刚巧那个时候,我被一家大公司辞退了,拿到一小笔谴散费。出门的盘缠不仅不缺了,连扩充装备的钱也着落了。

开始行动,《漫漫器材发烧路》教导得好,镜头要往两头烧,广角镜头能表现强烈的透视感,长焦镜头能轻松地虚化背景。

于是广角一下就拿下了AF-S 17-35/2.8,那时之所以没买18-35的那个,是因为“无忌”有两句名言“偏宜买死人”、“买你买得起最好的”。直到今天,我越来越觉得这的确是对我这样的发烧友而言,在选择器材尤其是镜头时需要牢记的圭臬。而且,“CURTNER”在点评“JURA”在那篇赫赫有名的《20毫米万岁》里所歌颂的20MM/2.8头时说过,“有一支头胜过了20MM/2.8定焦头,那就是AF-S 17-35/2.8变焦头!”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支完美的广角变焦镜头。

而长焦方面,却有了点麻烦。本来一眼看上的是“小钢炮”,但那时尼康正好发布了一款VR70-200/2.8G的头子,但迟迟不见上市。我还是比较看重长焦“防手振”这一点的,尽管我每次出门都会带三脚架的,但是还是有很多机会容不得你架架子。而且那时,“无忌”正开展着一场“批XGP”的大会,说它的焦外成像不好。(唉,当你开始会看“Bokeh”了,那你就等着高烧吧。)再说,我当时想即然广角到了17,那么长焦只到200,还是短了些。当时,“无忌”里有位“洋仙”DX在做AF-S80-200与80-400VR的评测,觉得80-400VR和AF-S80-200有得一拼。于是,就买了AF VR 80-400/4.5-5.6这只头。

定下此头后还是有点心病,那就是“大光圈”的心病,凡是发烧的都有“2.8”情结(除非是定焦派的,他们更厉害,因为他们有“1.4” 情结)。另外在“洋仙”的评测里也说到80-400VR对焦速度慢了点。再说我想AF VR 80-400/4.5-5.6的Bokeh也无法胜任人像摄影。所以想再买一支光圈大一点,对焦快一点,焦外成像好一点的人像头作为AF VR 80-400/4.5-5.6的补充。查了NIKON的宣传资料,说N家有一独门绝技叫“散焦控制(DC)”专门用来对付Bokeh的,有两个“家伙”会这门功夫:105/2和135/2。考虑到我一直想买个微距头,而且很可能就是Micro 105/2.8,为了不重复焦距,便决定买135/2这支。(要想中毒此头请参看“135F2DC”的《那只“明日黄花”镜头给予的人像印象:NIKKOR AF-DC 135mm/2 D》)

这样到了2002年8月底,我就有了档次参差不齐的四支头子:

AF-S 17-35/2.8、

AF 28-105/3.5-4.5、

AF VR 80-400/4.5-5.6、

AF DC 135/2。

焦距从17到400,中长焦也有大光圈到2了,28-105带1:2的微距,风光、人像好像什么都能拍了,而且还可以把玩一下尼康公司在镜头上一些静音马达(-s)啦、防手振(VR)啦、散焦控制(DC)啦等科技体验。

好,接下来要升级机身了。其实F80s对我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漫漫器材发烧路》上怎么说的?“你开始需要第二个机身了”。《漫漫器材发烧路》毒就毒在这里,它什么都说了,但你还是要亲自“死”给它看,唉…我有那么多镜头,两个机身就方便点嘛。从F80s往上升,也就是F100和F5了(以我当时那点本事断然是不敢去买二手的老机子,如F3、F4),F5好是好,但我觉得它太大太重了,如果它的电池盒能拆能合,象EOS1V和EOS1VHS那样,我就买F5了。可惜,它不是,如果它真的如此,那它不就是F100了吗?“G2”兄说过,出门在外,哪怕轻掉1克也是有意义的。冲着机动性,我选F100。当我了解到那个拍过“阿富汗少女”的NG的老大用的就是左右两台F100后,二话没有,就是F100了。

本文章共9页 第1页  1 [2] [3] [4] [5] [6] [7] [8] [9] »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