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炒旧饭:俺拥有和用过的镜头逐个数


   作者:小西

 发表时间:2005.5.10


一天,一个本身也是发烧友的朋友的女儿带其女友到公园玩,正巧遇到我们一群在拍摄,于是就逮她们做模特,大家都带有f/2.8的镜头,其实这些一群人拍一个人的时候的结果,想都想得出来,构图大同小异。 最后还是俺的M80-200G拍摄的片子最耐看,不是说俺的拍摄水平高,大家都一块高。只是俺的片子味道十足,用的是400度的CN冲洗的黑白卷,放大到20寸,依然清晰无比!啧啧!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啊!自己不知道还好过些,如果知道了,恐怕会后悔到肠子都青的! 前段时间朋友进入新居,咱们一块去祝贺顺便讨酒喝,再次看到以前俺拍摄的放大到20寸的片子,他女儿已经到了米国,两口子看着这片子,就如同女儿在面前了。

看看这片子吧,好看不?

M 80-200G锐利不算,而且焦外成像也是一流的,MINOLTA在镜头设计上除了常规的考虑外,一直注重焦外成像,这个不单在这个镜头上体现出来,还有许多俺用过的镜头也体现出来。M用家都知道,G系列的镜头特征是:采用圆形光圈。当年不少其他品牌的用家对这不以为然,但是现在不是许多家的镜头也开始标榜自己采用圆形光圈了吗?这个圆形光圈,MINOLTA至少早采用了5年。

这不,来一个! 200端,光圈是f/5.6,漂亮吧?

小西点评:Minolta AF 80-200/2.8 G APO

Good:

1、优异的解像力和色彩还原能力;

2、同类中最好的背景虚化,就是Bokeh最美丽;

3、小巧紧凑,制作精良。

Bad:

1、镜头前端转动。

这是爱好摄影的人值得追求的镜头。

大约是96年的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到朋友处借来两支CN镜头,加上已经出售的TOKINA,共计有:

Canon EF 70-200/2.8L USM

Nikon AF 80-200/2.8第一代

Minolta AF 80-200/2.8G

Tokina AF 80-200/2.8 AT-X

精心拟订了拍摄方案,70/80、100、135、200都拍摄,光圈从f/2.8、f/4、f/5.6、....、f/32,用黑白胶卷,就是Ilford delta 100,对着一个自制的标板,用Manfrotto 055CB+141RC精心对中心,就这个拍摄花费了俺一个大半天。然后用Ilford套药严格冲洗。

这个拍摄累啊!这个冲洗累啊!这个费用高啊!

现在好多了,有DSLR拍摄,即使再不济,也可以用底扫。

那个时候怎会有呢?就是靠幻灯机来看了。

呵呵!别以为看幻灯容易,首先要装框,看着那几卷冲洗好的黑白胶卷,装框多么困难啊!但是鸡都杀了,就差些素油,就别省了。只好装框。

等装好框了,别以为幻灯机是万能的,中心清晰边缘模糊,这个即使是LEICA 150P也不可幸免的。这个幻灯机可是俺的第一个LEICA制品啊!

于是先看中心,经过几个晚上的判读(白天要上班,否则没人给饭钱),得出结论后,要开始判读边缘了吧?

这就痛苦了,要将原来的片子从中间剪开,再将两边倒过来拼接在一起,将边缘变成中间,再装框,这样才能用幻灯机判读。

各位看官别笑话,没办法的办法,那个年头,还有更好的判读方式吗?

也许有人提出用显微镜,但是那个时候,俺很难借到显微镜。

所以就是这样笨人笨办法出死力地得出了自己的直观判断。这次辛苦的测试给我一个很有意思的启发,对俺后来对镜头的看法大大地改观,尤其是这类中长大光圈变焦镜头。可以严酷地说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可以乐观地说:曾为沧海难为水。 每当别人询问购买什么哪个镜头的时候,俺的回答是:

1、什么卡口?

2、想花多少钱?

结果如何?俺不再表述了,往事不堪回首啊!自从97年开始上网,当年在新浪打口水仗的时候表述过,结果是被砖头砸得头破血流。即使在无忌的早期,也曾尝试过表述,依然是同样的下场!

于是,俺的兴趣开始转向那个模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稀里糊涂的难以捉摸的Bokeh。

何以解忧?惟有Bokeh!

上回说到哪啦?让俺想想?。。。。。

噢,原来才说到80-200,顺便跑题到圆形光圈。不行的,这样说就太慢了。

使用了80-200之类镜头一段时间后,时至炎炎夏日,拍摄兴趣从人头开始向荷花转移,这个时候需要200mm以上的镜头了。

最简单的变通的办法就是增距镜,这玩意有意思,不玩过无法体验其中的奥妙。经常有人问:哪个增距镜好?俺以为,这个是典型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Why?俺当年买了第一个增距镜:Kenko的2X MC4。啥叫MC4?就是光学结构是4片的,与现在常见的MC7是类似,只是MC7是7片的。这个2X增距镜跟了俺多年,后来买入TOKINA 80-200的时候,就开始用它来配合,以求获得400/5.6的效果。

400mm的镜头,在拍摄荷花可以认为是标头了。 可惜200+2X的效果不理想,在出掉TOKINA 80-200镜头购入M 80-200的时候,顺便将这个MC4就半卖半送地给了一个朋友。所以有段时间是没有2X使用地真空时段。

心有不甘,毕竟2X是获得长焦的最简便的方式。于是再吸取了前面MC4不好的经验,再次购入一个MC7,就是这玩意:

这个配合M80-200,的确比原来的MC4 + T80-200强许多,心里觉得:1分钱就是1分货啊!马虎不得!

就这样用了一段时间。。。。。。。

一天,与接收了MC4的朋友一起拍摄荷花,心里一动,就拿俺现有得MC7与早先的MC4一起,分别配合俺的M80-200,拍摄一下,看看这个MC7比MC4强多少?!

结果出来后,一看底片,傻眼了!居然MC4+M80-200的组合镜头拍摄的片子比MC7+M80-200的组合镜头锐利!

天啊天啊天天啊!这太没有公理了吧?!

后悔啊后悔啊悔到场子都青了,当年可是才200元就扔给朋友了,厚着脸皮索要回来应该也没问题,但好象这不是爷们干的事情不是?好马岂能吃回头草?有泪不轻弹,牙断咽下肚!

后来,经过各类镜头的组合,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增距镜的好坏,要看配什么镜头而言的。配合A镜头不好,不表示配合B镜头不成。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表达一个增距镜是好是孬。

理解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对原厂的增距镜前端凸出的玩意就理解了,因为这样配合才能保证一定的质量,才能不辱其名头!
现在也不分类说了,想到哪个镜头算哪个了。

Nikkor AIS 105/2.5:

这个镜头得来比较戏剧性。摆在商店的二手柜子已经超过1周,一直无人问津,原因是镜头发霉。俺也多日没到这个商店,恰巧一个周末就转进去了。一问价格,700元。仔细看了看,霉斑还比较新鲜,不是那些陈年的霉斑,估计能够擦洗干净。于是交款拿镜头。钱货两讫,手拿镜头,与老板继续聊天。

没过几分钟,一个小伙子急匆匆进来,说镜头不错,我要了。等他眼神一定,才发现镜头在我手中。一问老板,才知道镜头已经卖了。他后悔不已,因为镜头已经看了几天,决定先拍一个胶卷看看。其实他进门的时候是刚刚看了新鲜出炉的片子,下定决心要买了。可惜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回到家中,发现这个镜头特别好拆卸,只需拧下几颗陈头螺钉再拧拧,镜头就分成两截,而发霉处正好就是拆卸后看到的两个镜面上,用酒精一擦就干净了。后花费不到半个小时。当时心情特别好,于是再次拿刚擦洗干净的镜头到店了,打算给老板看看。没料到那个小伙子还在店里。俺将擦洗干净的镜头给他看,他的后悔的表情无法用文字描述!

这个镜头是好是孬,铁杆的N粉丝已经说了许多,论坛中有不少类似的主题,自己找找?

通过这个镜头的拆卸,再次坚定了俺原来模糊的想法:镜头是很粗糙的,拆卸后安装未必需要什么专用仪器来矫正的。

不信?看片子!

看看前面的镜头,多数都是在中长焦以上的,实际这是俺最爱的焦段,原因?没其他的,只是自己对画面元素控制能力很弱,中长焦很容易做到元素单一和简洁。

这些镜头中有类在某种意义算是经典的镜头:柔焦镜头。这类镜头多数都是中长焦,当然PENTAX做了个异类:FA 28/2.8 Soft:

为啥称为经典的镜头呢?因为:1是它们的市场销售周期都比较长;2是它们很少改款。

这类镜头中,常见的有:

Canon EF 135/2.8 Soft

Minolta AF 100/2.8 Soft

Nikon AF 135/2 DC

Nikon AF 105/2 DC

Pentax FA 85/2.8 Soft

俺对这类镜头是很痴迷的,有机会会收集齐的。

曾经拥有的有:

Canon EF 135/2.8 Soft

Minolta AF 100/2.8 Soft

曾经用过的有:

Nikon AF 105/2 DC

Nikon的DC镜头啊!可惜啊!就是贵!只好暂时无法拥有。

柔焦镜头最大的作用就是将画面柔化,形成一种如影似幻的画面,颇有遐想余地。尤其是拍摄人像,可以让画中人年轻好几岁。

当然,不少人可以用柔焦滤光镜装在正常镜头前面形成柔焦画面。但是与专用柔焦镜头相比:后者在柔中显示出起清晰。

Canon EF 135 Soft和Minolta AF 100/2.8 Soft都是有三档柔焦:soft1/soft2/soft3,号码越大,柔焦越厉害。

这是拍摄的对比片:

没有柔焦:

柔焦1挡:

这柔焦画面看起来舒服!如果用来拍摄那些有青春痘的素面MM,肯定能够获得极高的美誉!

小西点评:Canon EF 135/2.8 Soft

1、价格合理,相对便宜;

2、柔焦效果明显+锐利;

3、变换柔焦程度,镜头长度不改变。

Bad:

1、焦距过长;

2、没有USM;

3、做工稍显粗糙。

最初拥有的EF 135/2.8 Soft,后来因为135mm过于长了,终于放弃,半卖半送给朋友了。当然这是在购入EOS 10D以前的事情,如果先买了EOS 10D,这镜头肯定是自用了。

出了这头后,就购入了Minolta AF 100/2.8 Soft,现在依然保留,虽然放在防潮箱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过等购入a7D后,这镜头会重见太阳的。

与EF 135 SOFT相比,这镜头的焦距合适,外形圆润,手感很强,没事拿在手中把玩,也有一种异样的风味。

小西点评:Minolta AF 100/2.8 Soft

Good:

1、典型的中焦镜头,适合拍摄人像;

2、柔化效果细腻,画面过渡自然;

3、构造结实小巧,做工精良。

Bad:

1、价格略微高些;

2、变换柔焦程度,镜头长度会改变,无柔焦时镜头长度最大。

如果有心的话,可以用柔焦滤光镜和这些专用柔焦镜头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些镜头的滋味,也就知道为什么这些镜头是如何经典的了。

相关连接

本文章共2页 第2页  « [1] 2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