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著名摄影师陈长芬作客《色影无忌》


   作者:色影无忌

 发表时间:2005.7.27


直播现在开始,陈老师首先向大家问好 “各位色影无忌的网友,大家晚上好!”

现场工作场景

无忌提问:云南十八怪有两条和滇南铁路有关: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在旧中国,中国与境外沟通的两条铁路一条是东北的中东铁路,一条就是滇南铁路,这条沉寂在深山中的铁路怎么会引起您的拍摄兴趣?

陈老师:其实说怪也不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中法文化年为我们创作了良好的契机,他们正好邀请我去访问,在这期间我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也很有感情,因为我从小在铁路边长大,我的中学也是在铁路中学度过,所以我的拍摄想法也一拍即和。我想通过我的相机来表现这个题材。我拍摄的第一批照片就被法国朋友一抢而光,他们感觉非常好。所以有了这一次后,我就开始和他们有了一些合作,导致了事情的促成。

无忌提问: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让人愉快,滇南铁路是殖民战争后的产物,我们中国人看到它既有屈辱的感觉,但是超越时空的局限,我们也能在其中感到中法文化之间的交融。您是怎样把握这种微妙的关系并将之付诸于影像之中的?

陈老师:首先我想借用我拍长城的感觉,它是一个封建的产物,从某中意义上说封建的和殖民的没有什么区别。我在拍长城的时候,我把各民族之间的误会都排除在我的作品之外,因为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类科学的行为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碰撞。殖民文化给我们带来很多一些很不好的东西,包括法国人非常坦率地承认他们掠夺了很多云南的资源,如个旧的锡。西方历史上,向来都是强者掠夺弱者的资源,但是那已经成为了历史。通过科技和经济的行为,也给中国当时封闭的云南带来了一些西方文明,一些有用的东西,包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和世界能够进行交流的有世界语言的东西,比如公制,在中国恐怕云南是最先使用的,这不得不说是法国人带进来的先进的东西。再比如我们现在吃的洋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我还见到了许多桑树,我也拍过很多桑田、当地老百姓用蚕丝做的东西,我相信这些东西也会带到法国。因此我认为这也起到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功能,作为平等的人和人之间物和物以及其他的交流,我认识都是很有意义的。

无忌提问:您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声明过您不希望被人们称为是个风光摄影师,我们注意到您这次拍摄《滇南印记》与过去的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您在拍摄之前用了多少时间做文案准备,您认为拍摄这种人文专题,文案准备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陈老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可以说我拍这本风光的时候没有一个完整的提纲,合作者也没有给我提出一个严格的要求,我主要是在现场做了一些现场的发挥,特别是我第一次到了人字桥以后,给我那种历史的科技的人类文明的那种精神所感动。再加上我第一次坐那个火车的时候,那种现场感和刺激我想那是在我的人生中是独一无二的,铁路很窄,不怕死的乘客和司机的那种精神,在铁路沿线我都会用相机如实地记录一切,当然重点是那里的老百姓,那里是瑶族地区,对我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从米轨到窄轨发生了很多变化。作为人,祖祖辈辈变化不是很大,例数民族的服装,其次是当地居民对于铁路的情感,铁路给他们带来的方便是不可低估的,山区的运输和联络主要靠这些,汽车很难达到,所以我是想通过人文的、人物来做主体,特别要提的是那里的人们对我非常友好,尽管是陌生的,但是对我非常友好,从来不拒绝我的拍摄,当然我也尊重他们,每拍一张照片都经过他们的同意。

网友汪大壮:您的艺术馆怎么走?都什么时间开放?

陈长芬艺术中心:在有展览的时候,随时欢迎大家来;陈长芬艺术中心的电话是84590382,详细的路线图如下

网友蜗牛无声:非常喜欢陈长芬大师的作品。从拿起相机进行有意识的创作,年头也不少了,可是越拍越按不下快门,最近2年,不论什么题材,几乎每次拍完都不满意,有时甚至不想拍,感觉水平停在一个台阶难以取得突破,非常苦恼。

陈老师:这位朋友的感悟就是一种进步。往往我们走路的时候在一个胡同里走不通的时候,你可以回过头来走另外一条路,你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网友红枫: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电视中看介绍陈先生的专题片,雇人背着大画幅相机拍长城,那效果令人震憾。我想知道陈先生平时还用什么机器,是否使用数码,对数码拍风光如何看?

陈老师:我雇人背着大画幅其实是一个很笨拙的方法,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也想用高素质的数码拍风光,但是我到现在还没有遇到这种高品质的相机,当然我也用SONY 707这样的半专业相机去拍,它表达的图象语言还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放大恐怕就会有一些问题。

网友大山:从以往陈老师的风光照片中很少能看到画面中有人的出现;不知这是有意为之,还是一种拍摄的习惯?

陈老师:这个牵扯到我对风光的定义。我认为这是很严格的,但是我认为风光还有另外一些意义,就是人的意义。我曾经也有个讲座《人在风光中》讲的是我们摄影师在风光里的感受、行为和创作激情,而并不是要生硬地加些人物在风光里面。

kanmu:请问,陈老师对于现在新生代的摄影师们有什么印象,对于摄影后进又有什么样的指导建议呢?

陈老师:首先是,我对他们很佩服。我也想加入这个潮流,但是感到力不从心。 象我们这些老家伙,去正常地做做活塞式飞机,玩玩老爷车也挺开心。也许有一天,我会拿出一些有前卫意识的作品出来,不过那些都是向你们学习的答卷。非常感谢!

网友风景scr:请陈先生谈谈风光"糖水"片和风光作品的区别和如何能突破"糖水"这一关!工作人员先向陈老师讲解了“糖水片”的含义

陈老师: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糖水片要有,艺术作品也应该有。这中间就是看我们需要什么,或者摄影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果要想甩掉“糖水”的话,那就该树立自己的自我意识,不受别人的影响。

网友干巴山:面对图像数码化的今天,影像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拿起自己的相机拍摄属于自己的照片,陈先生是如何再来看待摄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

陈老师: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我们的文化观念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人制图人人读图人人可以来传媒。从广义上来讲,适应确实已经很普及了。按道理说,造就艺术家的机会也就更多了,但是难度也就更大了。

网友yuduo:在洪水猛兽般的数码冲击下,有人说“陈先生已经回到了黑白世界,自己去玩暗房了。”我很想知道老一辈的摄影师们是不是还在坚持只用胶片相机?是不是已经很难再接受数码?很难再学习PS了?

陈老师:其实我认为不要用对立的眼光来讨论这个问题,也没有年轻人和老同志的矛盾,现在年轻人做黑白的也很多,年老的做PS的也不少,各有各的优势,但是传统暗房可能牵扯到一些问题,受到一些局限,它不会有太多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我们的工作人员拍摄一些陈老师暗房的图片

黑白张:请问您的纪实片是用什么器材拍摄的? 《滇南印记》这本书中都是使用哪些器材拍摄的?

陈老师:通常使用的都是8*10,6*6,612、135还用过360度转机进行拍摄。运用这些相机,是为了表达百年来铁路的丰富内容,如果看到这本画册会知道,我的片子基本是不剪裁的,都是依照原来的比例。

无忌提问:我注意到在《滇南印记》这本书中有大量的612图片,是不是那台FOTOMAN,您对这台国产机器的印象如何

陈老师:是的,如果是612的话都是这个机器拍摄的。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终于用国产机器来拍摄我要拍的题材,这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在今后的创作生涯中,我将用更多的国产相机来进行拍摄,这里主要指的是大画幅和长画幅。因为这些相机已经合乎我的创作心态,可以完成我的这种摄影语言的表达。

无非:纵览近年来各项摄影赛事获大奖的作品,风俗人文摄影获大奖的居多,而风光摄影只能居后,请问您对此现象如何评价?难道风光摄影的圈子这么难突破?难道只有到无人区才能有新鲜感?

陈老师:实际上我认为风光摄影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心态平和,我从来不以获奖不获奖为标准,如果是摄影者在现场能够和自然对话,能够容入自然,在现场能够找到这种感觉,我想是最重要的

(采访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接下来我们请陈老师稍稍休息一下。)

色影无忌网站为了表示对国产品牌摄影器材的支持,授权“摄影者POTOMAN”发行色影无忌纪念版。
现在,我们邀请著名摄影家陈长芬先生代表色影无忌主编XITEK将第一台色影无忌纪念版
POTOMAN617(编号001)授予第一个购买此机的网友
——中科院**所研究员、博导、摄影发烧友,我们无忌的资深泡菜“SMALLHEAD”朱江先生。

本文章共4页 第3页  « [1] [2] 3 [4] »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