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新品走廊 器材评测 市场行情 器材日志 资讯专题 无忌活动 新书试读 资料库
行色中国行色世界车约同行户外日志行色专题
首页>资讯频道>摄影课堂>

[试读]欣赏摄影作品--拍摄的基本选择

发表时间:2009-03-02 来源:美国摄影教程(第9版) 作者:[美]Barbara London,Jim Stone 点击数:责任编辑: 黑眼圈

        拍摄的基本选择——内容


        在拍摄时,你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所要表现的场景范围。不论被摄对象是人物、建筑物或植物,(摄影)初学者通常都希望能够展现出整个拍摄场景。人们一般都具有渴望表现出整个被摄物的内在想法(例如:在拍摄你的祖父时,你会很渴望为他拍摄一张全身照,即使他的头部会很小或看不清其脸上的表情)。在很多时候,被摄物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很容易引起摄影师的注意(例如:人物的脸部表情,建筑物上脱落的彩色涂料或树上折断的树枝等)。

        近距离观察被摄物。战地摄影师Robert Capa说:“如果你拍摄出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被摄物不够近。”他的照片以表现直接并具有强烈的激烈感而闻名于世。这一简单的建议能够帮助很多摄影初学者提高他们的拍摄水平。走近被摄物能够排除一些次要被摄物的视觉干扰并且可以简化画面的内容。此外,还能使背景保持有序(不杂乱),使主体被摄物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并且能让观者看清被摄物的细节(例如:人物脸部的表情)。

        照片所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拍摄时最好停一下留出时间思考一下你真正想表现的是整个场景的哪一部分,而不是随便拍摄。你或许想拍摄一张能够表现出整个场景的照片,之后再进行局部拍摄。有时你并不想走近观察并进行局部拍摄(例如:你在拍摄大草原的风光时,草原的空间感以及天空都是十分重要的。还有在拍摄环境中的人物时,其正坐着的椅子或其他物体能够更好地衬托出人物,这都要考虑并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

        试着对你所希望拍摄的照片效果进行视觉化想象。然后通过取景器寻找最佳的拍摄位置与角度并检查取景器的边缘。你希望将被摄物取入拍摄范围还是将被摄物切去一部分?这都取决于你的选择与拍摄需要,尽管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是对于蓄意取景拍摄来讲还是非常有用的。


  

摄影师:ARTH UR SIEGEL 《聚会的权利》,摄于1939年

        Siegel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因为能够尽可能地拍摄下街上聚会游行的场景)来拍摄这张照片。他希望照片中的每一个游行的人都能够表达出一种普通而又真实的信念,所以他将几乎所有的人都取景入拍摄范围并且尽力地对焦每一个人。


   

摄影师:JERO ME LIE BLING 《警帽》,1948年摄于纽约联合广场

        景物的细节可以传递与全景一样,有时甚至更多的信息。Liebling以低于水平视线的拍摄角度,有意采用很大的光圈,让景深很小。整张照片中只有警察的帽子是清晰的,警察的眼睛也藏在它后面,这使占画面极小部分的警徽形象变得极具象征力。


 

摄影师:LEE FRIEDLANDER 1969年摄于纽约,9W路

        将一个情景中的不同因素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在混乱中建立秩序,还能使照片显得不同凡响。Lee Friedlander写道:“照相机不只是一个反射池……思想的手指按下傻瓜机器的快门,定住时间,捕捉光线涂抹的痕迹。那一瞬记录的,是风景对观察者的诉说。”


        内容节选自《美国摄影教程(第9版)》


精彩博客更多

情不自禁

作者:kanbukan

即使是平常的景象,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发现具有趣味的画面。

情不自禁

波光

作者:漂泊心灵

微风乍起,水面泛起层层水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星光点点。

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