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端经典的先河,α700试机
发表时间:2009-01-20 来源:无忌论坛 作者:无忌网友 评论:3查看
从操控性能上我们完全引用无忌网友:民谣老师的原文来说。
一、外观
A700没有照片中看到感觉的那么大,应该说,对于成年男子大小是比较合适的。手柄饱受诟病,但真拿到手里,感觉还是蛮精巧的,并不是照片上看的那么难看。
机身个人感觉稍偏厚了点,另外,比较愚昧的是机身除了右手接触的部分(机身手柄部分),其他部分是光滑的,导致塑料感很强,其实sony冤得很,那里都是金属。但是上面没有颗粒,就感觉档次下来了。
手柄上的眼启动AF感应条,上面的电镀容易掉,时间长了,会露出下面的银色,这个让人不爽。
二、操控
操控性不错,有美能达遗风。没有小LCD在论坛里受了不少攻击,但摇杆确实是个伟大的发明,使操控非常轻松自如。大LCD三下五除二就调整好参数了。而且,各种按键齐全且比较人性化,稍微习惯一下,完全可以眼睛不离开取景框,调整好常用参数。曝光补偿按钮傻了点,但可以在菜单里设置后拨轮为曝光补偿,因此,这个问题不算问题。
对焦方式按钮复古了,但位置变换了一下,而且比较小,戴手套肯定是无法操作了,这是不足。景深预览需要左手控制,大概需要习惯一段时间。而且,如果是手持长镜头,这个按钮就不甚方便按了。
MF/AF按钮是再一次复古,这个复古会深得大家欢心。很轻松而且方便!
取景框宽敞明亮,再一次继承了美能达的优良传统,值得鼓励。
快门需要习惯,非常轻,最大程度减小了振动——但也容易误触。BTW,快门声也复古,有点胶片机的清脆柔美。
三、LCD
LCD上是比较失望的,90万像素的LCD没有带来惊喜。拍了一下午片,感觉LCD略偏黄。要命的是,所有片子放大,锐度都不好,肉乎乎的。但是把片子倒进电脑,放大100%看发现没有明显锐度问题(但感觉还是不如CCD,也许,是两种感光材料间的区别)。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A100的LCD显示效果当时是横扫其他单反的,没理由换成了90万像素,反而效果差了。而且,屏的像素高低为何会导致锐度差?
A700的回放速度惊人,看动画片一般,感觉不出丝毫桎梏。因此,猜测是不是LCD显示的,只是缩略图?而不是实质上的原片?这样能保证回放速度。比如彩屏的大嘴盘那种?但终归只是猜测,不能作为结论。
四、AF
总的来说,AF是很让人满意的,不论中心点还是边缘对焦点,对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如果缺乏主观感受,举例说明吧:百微在A700上,全程对焦比百微在A100上开限制档对焦速度还要快!
关于焦点的精准问题,只能说,50以上焦段没有发现跑焦现象。35以下,在大光圈时,有可能存在焦点不准,但我缺乏证据,除了2028有两张照片有焦点跑前现象。这个无法判断是意外还是别的什么情况,暂时不做结论!
五、电池
电池可以以1为单位的百分比显示余量,可惜,和A100的电池不兼容(电池外形和电池仓设计)。但续航能力不如A100,LCD不关闭的情况下,估计不会超过600张JPG。而A100电池可轻松超过750张JPG。
六、ISO
这点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sony的高ISO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
高ISO降噪有三档,高,标准,低,感觉sony在软件降噪上进步不大,因为,我无论开高还是低,对片子影响并不大。因此说明:A700和C家走的是不同的两条路,C的软件降噪功力很深,而sony降噪纯粹靠的是硬件降噪。C家单反部门负责人前不久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承认了C的CMOS技术已经被超越,看来不是谦虚。
至于高ISO水平如何呢?可以说,如果你会曝光的话,A700的ISO1600不但是可用,而且是好用!效果,要强于A100的ISO400不少。我关闭软件降噪,将ISO1600的原片不放100%的话,基本看不出能影响画质的噪点。这是一个惊人的进步!
七、其他
和KM到A100不同,JPG在精细上面还有一档超精细,两档的质量差不少。而且,虽然A700只有1200万像素,但高质量打开,文件庞大得吓人。一张大光圈拍的人像JPG居然能到7M,RAW更是轻松上到19M。可以想象,如果用大光圈拍一张树叶很多的风景,文件会庞大到何种地步。在细节增加的同时,恐怕会对存储卡提出更高的要求——容量和速度。在这样庞大的文件面前,1G卡基本是废品。
A700单机上市的官方价格是人民币11800,标配一块电池和一个遥控器。遥控器很好用,各种控制一应俱全。快门线虽然没有改变,但估计从此要躺进防潮箱了。
正式上市价应该在9500左右,还是略偏贵。低于9K,按照实际性能,应该会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原帖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