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Pnp1

前言
相对Nikon、Canon、Minolta和Pentax等厂家,Olympus已经离开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生产有一段时间了,它却在桥式相机、袖珍相机和不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领域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而更令人赞叹的是,Olympus去年推出了相对其他厂商的产品完全是全新的、完全针对数码而诞生的4/3单反数码系统,并很快推出了E-1机身为核心的产品。在04年初,我们得到机会使用了E-1和部分镜头、附件,在此向无忌的网友做一些介绍。
外观、操控、手感、做工质量
E-1与50/2 |
与Nikon F4对比大小 |
E-1的外壳采用了镁合金制作,外表精美,表面的油漆有轻微的颗粒感,视觉效果和触摸手感都很好。除了没有那么“雄伟”以外,E-1这方面可与Nikon D1X、D2H比美,而比那些塑料机身的DLSR要好一个档次。Olympus宣称这是一款专业机,从机身的做工上来说绝对名副其实。
而E-1的体积和重量却明显比Nikon和Canon的专业机要小巧:141mm(W)x104mm(H)x81mm(D),大约660g(不包括电池和存储卡),握在手里比较舒服,便于携带和手持拍摄。
大多数DLSR与胶卷SLR相比,都有机身左侧部分“发育不良”的倾向,因为这里原来是容纳胶卷的位置。而E-1干脆完全没有左侧部分,与Olympus的不可换镜头数码机E-10/20风格一致。拍摄时左手承担镜头的全部重量,右手进行机身上几乎全部控制,很顺手也很稳定,但是装卸镜头时左手在按下镜头装卸按钮的同时却有点抓不住机身,笔者后来便习惯了用拧镜头的手同时按下镜头装卸按钮。
主要的操作都是通过右手位置的前后拨盘配合多个按钮来完成,按钮和拨盘的手感比较好。前后拨盘的功能一样,在调整过程中,如果按下的按钮位于机身前方,致使拨动前面的拨盘不便的话,就拨动后拨盘吧-----反过来也是一样,总体上,操作清晰明了。E-1的竖拍手柄也具有前后拨盘以及AEL和焦点选择按扭,操作很方便。
感觉唯一的遗憾是机身后的那个主控拨盘,位置过于靠近取景目镜而远离右手持机位置,大拇指操作时感觉比较不自然,习惯左眼取景的用户更是会感觉不便。
后背上的四方向选择按扭为四个单独按扭,ok健也单独设立,比起某些机型用一个按扭进行四个方向的选择并且把中心当作ok键的设计更加便于操作。
在研究过一段时间E-1的操作手册之后,发现其在操作方面的自由度非常大,由于手动对焦也是电子驱动的,于是对焦环的旋转方向都可以在菜单中改变。其它比较独特的可以由用户设置的还有:可以设定或取消全时手动(AF状态下直接转动对焦环手动对焦);可以设定关机时自动将镜头对焦到无穷远或者保持当前对焦位置;可以设定AEL按扭为按一下锁定曝光或者需要一直按住,甚至变成AF启动按钮(在机身上选择MF时,按下AEL,可以临时变成AF状态);可以设定在删除、格式化等操作时出现的确认按钮的默认值为YES或者NO;可以设定前后拨盘在P/S/A拍摄模式时为相同的功能或者其中一个变成曝光补偿拨盘……可以说,E-1能让不同操作习惯的人都感到舒适顺手。
E-1引人注目的还有它的防尘防滴水设计,机身上遍布密封垫圈,这在目前的1万-1.5万价位的DLSR中是绝无仅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