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na博士与尼克尔镜头
让尼克尔镜头处于时代前沿的是Oana博士,他是东京大学的教授,曾经发明了用于暗房设备中的Oana式放大镜,另外,《朝日相机》的第一任主编也是他。Oana博士为日本光学设计超过1000线/mm分辨率的超显微镜头,这只镜头的设计原理类似于显微镜上的40倍物镜(有可能是APO复消色差的)。日本光学设计的镜头在e线(546.1um波长的单色光)上有着标准的1/25X放大率,这也是第一只有多层度膜的显微摄影镜头。 1964年11月,又一只传奇般的镜头诞生了——Ultra-Micro-Nikkor 29.5mm/F1.2被成功的研制出来。这只头重800g,由9片6组镜片构成,具有1260线/mm的超高分辨率,-1.3%的失真率!29.5mm /F1.2使用了萤石玻璃。当时日本光学还无法制造人工合成的萤石玻璃,只能使用天然的。为了得到这些天然萤石,日本光学也许寻遍了全世界才收罗得到。 Onan博士把330页的英文小说《查泰徕夫人的情人》摊开,通过这只镜头复制到12.5平方毫米的显微胶片上,他在显微镜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胶片上的文字,更有创意的是他又用这只镜头,能把胶片上的影象重新放回到原始的尺寸。Onan博士自己也非常喜欢这只镜头,而且他很有幽默感,选择了《查泰徕夫人的情人》这本小说来测试镜头,他觉得《查》比莎士比亚的作品来得更有激情。 关于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的资料很有限,因为这些镜头的用途过于狭窄,在1993年尼康公司出版的《Nikon 75 years》一书中能见到关于这些镜头的资料,但是书中并没有列出所有生产的镜头型号,而且这本书因为没有再版也很难找到了。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有几只镜头,其指标也许是无忌坛子里一些泡菜的梦想,呵呵。比如:300mm/F1.4和225mm/F1.0!!!这两只镜头在世界上真的存在,他们就是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的成员!
|
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图 |
 |
超显微尼克尔镜头的生产年表(来源:《Nikon 75 years》1993)
1962 105mm/F2.8 1964 29.5mm/F1.2 1965 28mm/F1.8;55mm/F2;125mm/F2.8;135mm/F4 1967 28mm/F1.8h;55mm/F2h 1969 30mm/F1.2h;50mm/F1.8e;300mm/F1.4g;50mm/F1.8h; 225mm/F1.0g 1970 165mm/F4
所有的这些镜头出厂时都有特制的精美原木盒子包装,与当时的普通尼康镜头的纸合包装待遇完全不同。那些镜头光圈后面的e、g、h指的是适应的光波长,下文会提到。
|
精美的木头盒子
|
 |
光圈、光波长与镜头解像力的关系
地球人都知道把照相机上的光圈收到最佳光圈值的时候,拍出的照片最为锐利,但是对于显微镜头来说情况并非如此,显微镜头的工作光圈越大,解像率就越高,所以就出现了上文所提到的两只特大光圈的长焦镜头。 另外,光波长与解像力也有关系,光波长越短,镜头的解像力也越高。镜头的e、g、h指的就是适应的特定光波长。e指的是546.1微米的光,如果想用尼康相机接超显微镜头摄影,推荐使用带e的镜头。
|
尼康专门制作了40.5的转接圈来使超显微镜头接在普通的尼康相机上拍摄 |
 |
尼康收藏家们梦想得到的尼克尔超显微镜头28mm/1.7e,十分稀有 |
 |
使用28mm/1.7e和NIKON F2拍摄的发光二极管 |
|
 |
最高品质的音响往往被称为HIGH END。这些尼克尔镜头也一样被狂热的尼康爱好着称为Super High End Lens。因为这些镜头,具有理想镜头的特性。它们曾经是工业发展史上的超级巨星,为大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际上,这只镜头对于俺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因为俺很少拍摄微距方面的题材,更不要说显微摄影了。何况现在用数码拍摄微距非常的方便,这只镜头也只能成为我橱柜里的摆设品了。晚上在台灯下细细把玩这只镜头时,看着镜片反射出来的幽幽红光,还是让俺感受到了忍者手中的那把寒光凛冽的武士剑,隐隐地像在对俺述说什么。
写在俺24岁的最后一日以记念
资料部分基于<<Red Book Nikkor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翻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