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焦距: |
24mm |
最大光圈: |
f1.8 |
最小光圈: |
f22 |
光圈级数: |
1.8、2.0、2.5、2.8、3.5、4.0、4.5、5.6、6.7、8.0、9.5、11、13、16、19、22 |
最近对焦距: |
0.18mm |
视角: |
84.1度 |
放大倍率: |
1:2.7 |
光圈叶片数: |
9片,收缩至F2.8时仍接近圆形,小于F2.8时呈规则的多边形 |
镜头组: |
10片9组,前后组镜片使用了2片非球面镜片
|
大小: |
长80mm,直径83.6mm |
重量: |
485克 |
滤镜尺寸: |
77mm |
参考价格: |
RMB1880元 |
附件
含有镜头包一个及莲花形遮光罩。
对于附件没什么好说的,但使用遮光罩时一定要注意,安装和拆卸最好把镜头设定在MF档,以免损坏镜头,还有在反接遮光罩时,接口较松,很容易脱掉,本人的镜头买回来不到一个月就把遮光罩给丢了,一定要注意,配一个原厂的可要花200多块钱的。
对焦
普遍都反映对焦声过大,当然是由于未使用超声波马达的原因,对焦速度和EF50/f1.8II差不多,在暗处对焦比较犹豫,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准确对焦,由于使用了内对焦系统,前镜组并不会转动,使得能方便是用适马附带的遮光罩。
设计的对焦锁定个人认为不是很好用,就是太麻烦,而且有点晃动,给人不可靠的感觉。对焦切换也是如此,相对我的EF50mm/f1.8就好多了。
做工及机械结构
新的时候还是很好的,至于用旧了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刚买还不到2个月),但机械性能的确不如意,希望适马公司能好好的改进(这也是网上反映最强烈的部分)。
镀膜
为多层镀膜,呈紫、橙、黄、蓝色,但比较薄,这一点腾龙的镜头要做的好的多。
成像及景深控制
分别用f1.8、2.8、4.5、6.7、11、16、22拍摄使用eos30机身、黑色背景、反光板预升、RDPIII胶卷,按80曝光,胶片有Minolta DIII扫描。
f1.8 f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