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电分底扫魔术手扫描对比


   作者:莫为

 发表时间:2005.7.21


  元旦前夕,和几个发烧友一起制作了两套挂历。开始,准备用尼康的8000ED为主扫瞄,也用一些魔术手扫瞄的文件。在我查看魔术手扫瞄的文件时,发现底片上较容易发现的一些暗部细节在电脑屏幕上看不见,查看PS中直方图的RGB数据,这一部分也显示为零。于是决定,暗部层次深、暗部细节丰富的反转改用电分扫瞄,负片和动态范围不太大的反转用8000ED扫瞄。我们咨询了省摄协和省画报社出版过画册、经常制作参赛照片的几个“大腕”,找到了我市最好的两家电分输出公司。一家用德国佳宝电分机,一家用日本富士Celsis6250电分机。佳宝机器由从北京请来的师傅操作(该公司正制作大型画册),富士是新机器,扫瞄的时侯可以在一旁马上看到扫瞄结果。扫瞄后,我们把文件拷贝,交给图片社制作。挂历出来,电分底扫肉眼看不出差别。

   元旦后,我忽然想,既然有电分、底扫、魔术手的文件,何不交叉着做个横向对比,看看他们各有的千秋,以后做片时也好心中有数。于是,我又把烧友用于电分的部分反转底片拿来,用8000ED重新扫瞄,对比结果,出乎于我的预料。

   我用过的底扫有中晶的4000T,尼康的8000ED,以麦康838。中晶4000T是从一个大款朋友那里淘来的。富士S2出来不久,他就把F5和4000T处理了。我放不下用胶片机器的感觉,也没有能力买像素够用的数码单反,只好用底扫这个中介求得数码的方便。至今,在影像的综合素质上,我那大款朋友也没有超过我廉价的胶片机+底扫。8000ED是一个朋友的,我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以麦康只用过两次。

   底扫的操作需要一个熟悉过程,每款底扫都有自己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特性。就我接触过的几款底扫看,他们的默认设置都不理想。我感觉,扫描仪的默认设置相当于平均测光。他对于一般的底片表现良好,后期基本不用调整。(见图一:尼康85\1.8头、柯达负片)。但对于曝光不足、过度、动态大的底片,都要调整其默认设置以后再扫描(具体讲有些麻烦)。熟悉了扫描仪的参数和扫描结果之间的联系,他们都能扫出理想的数字文件(PS直方图可以看出来)。有一次,我要扫描一张4*5的高精度底片,跑去一家有以麦康的图片社,操作员说,以麦康扫描效果不好,卖了,换成了爱普生。我无言。

  我扫描底片的时候,先把底片放在灯箱上,用观片放大镜找出最暗的暗部有细节、纹理的地方,你要不要这个细节,要,就把它定义为黑场起始值;不要,就再找出你想保留的比这里再亮一点那个细节,定义它。找出最亮的亮部有细节、纹理的地方,以定义黑场的方法,再定义白场。预览扫描图像,调整扫描仪设置。满意,好!不满意,再来。不要轻易相信你在显示器上看到的黑或白,看RGB显示的数据,只要数据符合你的要求,OK!不要把底扫当傻瓜相机来使用,国外许多著名的摄影人士都用底扫来处理自己的底片,向图片代理商提供自己的数码图像,他们出书、卖照片。我们有多少片子需要的精度比他们更高。扫不好,看看问题在那里,别轻易说底扫糊(我也是看了和电分对比以后才敢这样说,之前,我对底扫也持怀疑态度;我对底扫的使用仍是摸索,仍是小儿科)。

  终于借到一本美国Barry Haynes等编著的《图像处理艺术-PS7实现〉,我把有关扫描的章节摘录一点:

  1、扫描以后,工作在哪一个色彩空间为好。

  作者说:专业图像处理人员仅对其中的四种空间感兴趣,这四种常见的空间是:Adobe RGB,ColorMatchRGB,sRGB,AppleRGB。对于Lab空间,他说,我也会考虑为我的艺术作品使用Lab色彩空间;对于CMYK空间,他说,今天,具有仅用于CMYK打印的图像的人是很少见的。
  
  另外,下面一段话,也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为确保在胶片扫描过程中处理所有的颜色,Joe H这位著名的摄影师创建了自己的Ektachrome RGB空间,该空间要远大于Adobe RGB。”

  我想,扫描以后,在调整或增强图像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工作在扫描仪的色彩空间中。

  2、选择颜色的工作空间(158页)

  理想的环境是采用这样一种色彩空间,该色彩空间包含所有输入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显示器和输出彩色胶片记录器、照片及基于油墨的打印机、数字打印机和CMYK或6色打印机(现在或合理的将来会输出的打印机)的整个色域。

  关于暗部和亮部细节再现:

  由于底扫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没有预设的、固定的输出终端。因此,对于影调值的再现,他假定:在底片上最暗的或不透明的部分,在PS直方图中,他的再现数值为0;最亮的或完全透明的部分,在PS直方图中,它的再现数值为255。

  电分,由于它预设的输出终端是印刷,而印刷品无法一对一的再现从0--255级完整的影调范围(正像电分和底扫都无法一对一得再现胶片的动态范围一样)。因此,它要压缩影调,以便使底片上的那些暗调和高光都能够在印刷品上呈现出来。这个压缩值的大小,因不同的设备、纸张、油墨等等而不同,一般压缩到15--245左右的数值,有的暗调值压缩到高达25左右。亮部同理。

  因此,底片上的同一个暗部,在底扫的图像上,那些暗调值在3、5左右的数值--你在显示器上看不出来的细节,到了电分的图像上可能就变成了18左右的暗调值(可以明显的在显示器上看出来了)--电分把暗调值提高到了印刷能够呈现的范围内。这样的暗调值,对于印刷是合适的,对于其他的输出就未必是合适的了。亮部同理。

  所以,把电分对影调的再现当作标准,让其他的扫描方式向它看齐,应该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保存一个0--255级尽可能完整影调的图像母本,应该更有意义。

  如果说,电分的分辨率高很多,电分的动态范围应付反转绰绰有余,没有人有任何异议。问题是,在室外拍摄,4000DBI的分辨率够了(无忌有一个帖子讨论过了);对120底片,4000DBI用不了。动态范围上,除非极端情况(我还没有碰到),也够用了。不就是这样吗?100米,打死一个人,用步枪就够了,有的大侠说小钢炮更好,打得更死,俺承认,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至于说“通透”“密实”(是我前面说的)“立体感”等等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电分的好,我想应该与硬件关系不大。你在无忌上搜搜,同样的电分,同样的海德堡,有的说透凉、好;有的说发闷、很糟。同样的电分数据,RGB数据是“垃圾”,分成CMYK就成宝贝了,道理上讲不通呀。所以,还是人的因素更大一些,还是后期“优化”影响更多一些。

  至于说“整体感觉”,我也承认优质电分的整体感觉好。可整体感觉是评判胶片转换成数字文件的唯一标准吗。用于传统胶印的电分,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数码输出吗?

  我用过佳能A80小傻瓜,他的图像的整体感觉比佳能大兔子的好很多。难道说大兔子还不如A80。

  其实,图像的整体感觉很不可靠。我觉得RGB数据和直方图比我们的眼睛更可靠,一个16位扫描的彩色图像,整体感觉可能不好。等你调整的通透了、锐利了,观感上更立体感了等等,你再看看直方图,损失了多少色阶。有多少色阶、色彩我们从显示器上看不出来!

  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针对你图像的最终目的,你选择要那些或不要那些而已。

  等你调整的通透了、锐利了,观感上更立体感了等等,你再看看直方图,损失了多少色阶--这话不客观--不必然是这样,不都是这样--我们PS的目的都不是这样--有时不得不这样--有时需要这样等等。

  滚筒扫描的没有经过分色软件分色的较大兆数的RGB数字文件的信息质量我觉得肯定好于底扫。问题是这样的RGB数据看起来很垃圾,一点也不比底扫好。而许多大侠乐道的CMYK图像的各种各样的好,是按照具体的印刷要求(不同的机器、纸张、油墨等等)来分色成8位的CMYK数据的,这样的数据,不仅色彩空间小了许多,色阶压缩了一半,重要的是,不同的系统给你电分出来的图像是不一样的。那些对你来说“不好”的电分图像,在人家那个系统,印刷出产品来,可能是很好的,不适合你而已。当然,打印图像也存在系统问题。但总的说,16位的最大色域的RGB图像是后期优质输出的基础。无论是电分还是底扫。当然,你要印刷,电分吧。

  佳能大兔子的RAW图像,看起来还不如他的最低端的A80的压缩图像。但大兔子拥有的图像信息量是A80无法望其项背的,这就是真正优质图像的基础。

进入相关讨论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