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尸灭迹前留个纪念:
这是感光器件:
整个机器惟有这个大片的金属片,用来支撑感光器件的,感光器件周边黑色的地方,是有粘性的,抖落下来的灰尘就会粘在这个区域,这么大的区域,应该足够装几年的灰尘了:
这是五面镜。都是镜面,空心的。
没有金属骨架,就这个是金属的:
三脚架接口部分也是金属的,就这两大块,按照相互垂直的构造,EOS 400D的结构也弱不到什么地方了。
卡口是金属的,但是这个卡口是拧在塑料的反光镜箱的。
金属卡口是拧在塑料反光镜箱上,但是四颗螺钉够长,而且在螺钉头好象放了一些胶水,拧的时候很艰难。
粘灰尘的是CMOS外边的黑色部分:
非常感谢Banditlj提供的构造线条图!这个图已经详细指明了EOS 400D的结构:
这是只有底部一块三脚架接孔的金属部分:
装配好后面固定CMOS的金属部分:
粘灰尘的是红线框住的部分:
没有可以调节的部分,全部是固定的,除非打开后背调整CMOS的位置,这个可以调节。
超声波发生器应该是上面带有线头的那块了,但是至于CMOS下面部分的三个凸块,就不知道是什么用途,拆卸后感觉就是橡胶。
这才是真正的CMOS感光器件:
这是盖在上面的低通滤波器:
这是厂家给出的结构图:
这就是那个所谓的玩具马达要干活的地方。
骨架拆了,依然是陶封的。
这是EOS 400D的快门,从结构来看,是传统的磁铁形式的。
那个位置反光板根本打不到,缓冲是有的,但是在靠近对焦屏的位置,通常就是一条海绵条。
这个是屈光度调节,就是取景目镜前后移动。
我就奇怪了,马达不是什么先进的玩意,中学生都能够随意装一个出来,现在居然有人那么有兴趣?这玩意,无非就是来电的时候转转,没电就停下来,很简单的,拆了也没啥意思。外观图。
现在来看看后背的LCD部分了。
这个就是那个控制LCD开关的感应部件,好象里面就是一个光电二极管。
将LCD取下来,再将按钮也取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看来CANON的确很有想法:
这个是LCD的背面:
LCD的正面,呵呵!厂家的粉丝,吵吵吵个P!
现在开始看AF模块。
这是外表:
上面是一块带有分隔的外壳,取掉后就看到一块蒙片,分隔通外壳:
取掉蒙片后,就看到一块分三段的整块的凸透镜,作用是将进入的光线分成三束,投射到AF检测器件上:
这是无法再拆卸的样子,AF检测器件就在下面,是用胶水固定的:
所以,这玩意无法调整,其实拆下后,安装也很容易。
测光模块是在五面镜顶上:
是通过五面镜后面的缺口来取光的(红圈部分):
测光元件前面依然有块凸透镜,用来聚光的(红圈部分是测光元件):
取景器下方的显示元件装在五面镜的这个地方(红色框内):
就是这个玩意:
现在是最为关键的一块电路板了。上面有不少屏蔽层:
需要动电烙铁来焊下来:
还好,没有打磨掉字样。
杂碎不算多,凑合。
大致整理,整齐一下,不占什么地方。不打算装回去了,就光这外壳,也挺漂亮的。打算学习LEICA,弄个镜框,将所有部件都固定在镜框内,作为一个装饰品。不过这个装饰品贵了少许。
这个是AF检测模块:
而线路则是引入到这个板子上,红框部分就是插口:
AE测光元件的连接是这样,一个接口接到左上的红框内:
另外一个接口是与电源部分的引出线共用,作用尚不明确:
这个是AF传感器的图,原来是粘死的,破坏性拆卸。下图是传感器前面的另外一组微透镜,也是凸透镜:
这个是测光元件,也是破坏性拆卸,非常小,不容易拍摄,凑合看吧:
来一些无关紧要的补漏。
现在是电池部分:
下面的三根剪断的线路是通向卡口触点的,左下角白色金属块部分是装载一个CR2025纽扣电池的:
图中的红色圈住部分是一个微动开关,是靠双面胶粘在CF卡的仓门上,只好开启CF卡仓门,400D就自动断电了:
机顶部分:
这个是外观:
里面,这个非常好拆卸,与其他部分的连接全部都是插头,只要拔掉就可以拿走了:
拧开螺钉,也可以将线路部分整体拿下来,这个转盘控制的结构就简单和可靠多了,EOS 5的笑话已经成为历史:
这是拆卸下来的部分:
闪光灯部分。拆卸了顶盖的内置闪光灯:
请注意红色圈的线,很有意思,应该是DSLR所特有的:
它是连接到这里的黑色盖盖上,很奇怪:
将这个黑色盖盖打开,应该是一个传递光线的,是啥?估计是光纤:
它将光线传递到这个感光器件上:
应该是:这条光纤和感光器件是用来控制闪光白平衡的。
这是闪光灯用的充电电路,电容体积贼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