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中的8台相机
发表时间:2009-03-17 来源:无忌论坛 作者:rongxd 评论:1查看
Canon EOS 3:“大块头”是我拥有的第一架单反相机,5年前女友(现在是老婆了)购于一个拍卖会上,带了一个35~135的变焦头5600在当年是非常低的价格了,可也用了她一个多月的工资呀!为了鼓励大病初愈的我,平时节俭的她也未曾有半点迟疑,想起来还是令人感动。不过现在她可是后悔当时的举措了,哈哈为时已晚。
“让个男人破产就给他台相机”,我随着这句名言带着爱人送的机器也走上了器材发烧的“漫漫不归路”。
带了BP-E2 Booster的“大块头”确实有大智慧,虽然没有“镁合金”的钢筋铁骨,防尘防滴的外套,可是高密度材料机身(和1N相同)眼控对焦、10万次寿命的旋转磁铁快门、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1/200秒的闪光同步,7张/秒过片一系列的高指标也使他显得那样出类拔萃。更由于其回片速度快于1V所以拍摄F1方程式赛车的专业摄影师也将EOS3作为必选。
EF系列镜头我有的是16~35/f2.8、 70~200/f2.8 、85/f1.2 和Vgitalander APO-Lanther 125/f2.5, 2X 1.4X增距镜,EOS配件更也是从550EX频闪灯,ML-3微距灯到 CP-E3闪灯电池盒等等一应俱全。
打开记忆:EOS3作为我第一台相机和其特殊的意义,我对他可真是做到了“关怀备至”翻开往日的摘录无意中发现,当时对镜头的配置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始都还只关注了一些副厂镜头Sigama、Tokina并作了对比,关注焦段和“性价比”,并非是“质量第一”大家都有这样经历吧?(还好最后并没买副厂镜头,这是少走了一些弯路。但如果是今天可能全选定焦的可能性更大)。
而后的日子就是寻寻觅觅。一次偶然的机会买到了BP-E2装上后果然“显得相当专业”,可还是没有相配的镜头好比是孙悟空没有了金箍棒。斗转星移,一次在家二手店看到了35~350/f3.5~5.6L!想半天咬咬牙凑了钱,赶到了那里。哪知被人捷足先登了,懊门痛啊!亏得老板“阿牛”又到货了一支“小白70~200/f2.8”97新,在那时可是非常少见的。囊中羞涩的我又打起了女友的主意在她那贷到了款。第二天飞奔到店里把“小白”抱回了家,就这样有了第一支L头,时值今日他仍然是我最爱用的镜头,拿他来拍照虽说不上顶级质量,可总有种说不出的踏实。这种非客观的直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都有,别的焦段和镜头都很难有超越。后来也拍了些自认不错的照片。“小白”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色彩还原准确,焦外也很柔和,从f5.6起进入最佳状态,不愧为Canon的当家花旦,不过70端还是有点弱,好在我的拍摄习惯是多用长焦端。
16~35/f2.8用的不多,想想可能是由于才买他的一段时间,在取景习惯上还是长焦用的多,在16端也有桶形奇变。也由于后来广角段陆续购入了其他的机种,特别是旁轴后组更贴近焦平面,广角旁轴的对焦精度也高是天然得优势,所以16~35也就用的更少了。可是作为系统的完善,加之2.8的光圈和最近0.28m的最近对焦距离也使得他成了不可或缺的镜头。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