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老镜头设计之路
发表时间:2009-02-26 来源:无忌论坛 作者:5片3组 评论:1查看
二战后摄影光学的发展
二战年间因为镀膜的发明,克服了很多早白年头内反射和反影所产生的问题。 另外,更突破了以前流通镜头不多于6个空气接触面的界限,因此多于4片和6片玻璃设计变得大行其道。
原来比较冷门的6片4组/Planar、 6片4组/Plasmat 和4片4组/Dialyte 设计成为镜头设计主流。虽然流行 Plasmat 最大光圈比Planar小 但像场比 Planar 大一倍,因此成为大片幅镜头设计首选。而 Planar 设计好处在于大光圈表现及平面相差的纠正但像场狭窄,慢慢变成中幅和135高级标头及及大光圈中距人像头的主流设计。
西德蔡斯的 Planar/S-Planar是 6片4组/Planar 设计。施耐德的Xenotar 和东德蔡斯的Pancolar/Biometar 都用上不同的Planar 变种设计,如5片4组;特点是把前面或后面一组复合组以一片玻璃更替,结果是简化了设计,但在玻璃组归中生产工序上增加了复杂。
流行大片幅、放大和制版镜头设计如:施耐德的 Symmar/Componon/G-Claron、罗敦斯德的 Sironar/Rodagon等都是 6片4组/Plasmat 设计;
Achromatic/Apochromatic/Super Apochromatic? 嘿!我有老花眼,看不明白也看不懂!
APO 这3个字一直是金漆招牌,镜头有了这3个字或3条彩线价格也高人一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Achromatic的光学定义是:镜组能在焦点上把2个波长的光(通常是:红、蓝)纠正聚焦到一个焦点上又同时纠正1个波长的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才能叫 Achromatic 镜头。
Apochromatic 的光学定义是:镜组能把3个波长的光(通常是:红、绿、蓝)纠正聚焦到一个焦点上又同时纠正2个波长的球面像差才能叫Apochromatic/APO镜头。
Super Apochromatic的光学定义是:镜组能在焦点上把4个或以上波长的光(通常是红外线、红、绿、蓝、紫外线)纠正聚焦到一个焦点上才能叫 Super Apochromatic镜头。
天文和显微仪器大多已经是Apochromatic,高级天文仪器更经常要处理视觉以外的波长,所以很多高级天文仪器都是 Super Apochromatic。
好些镜头厂通过玩弄工业标准的定义,把原来不算 APO 镜头(实际上该是Achromatic)冠上 APO 名字。说实话,APO 不 APO 不已经代表镜头的好坏,在某程度上 APO 这个名字在一些比较“前卫”的厂家手中慢慢只变成一种市场推广的手段。
原帖地址: